返回

42.维多利亚的秘密(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42.维多利亚的秘密(二) (第1/3页)

    尼罗罗非鱼的游动速度不是很快,但是也比杨武的速度快的多。

    它们并没有看清楚杨武的所在,但却感受到了水流的波动,发达的体表感知能力让它们能够判断出物体的大小,并且提前躲避。

    其实鱼类受进化程度和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它们的视力不能与人类相比,即使是鱼类中视力最强的鲷,其视力从距离、宽度上也无法与人类相比。

    鱼类的视力大致与眼珠的大小成正比,眼珠越大的鱼,视力越强。

    相反,眼珠越小的鱼,视力越差。

    长期的水中生活,使鱼的眼睛形成了一套特殊的结构和调节的方法。

    我们吃鱼的时候,会看到每条鱼的眼睛里都有两颗很硬的白色的小圆球,这就是鱼眼的晶状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鱼的眼珠。

    鱼类的晶状体是没有弹性的,它不像人眼的晶状体那样变厚或者变薄。

    因此,鱼类只能用调节晶状体与视网膜的距离来观看远近不同的物体。

    这种调节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距离的结构叫镰状突。

    而且由于鱼类的晶状体是圆球形状的,太远地方的物体所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而形成的物体影像,只能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样,它们就看不清太远的物体。

    另外,在水中,由于受微生物、悬浮物和水层的影响,光线透射受阻,不像在空气中那样可以看得远。

    同时鱼在水中也不必远看,因此,鱼的眼睛构造适于看近物,即鱼是近视眼。

    举个例子来说,淡水鲑鱼在清澈透明的水中,只能看清距离30~40厘米的物体,经过镰状突的调节,也只能看清距离10~12米的物体。

    而对于色彩的感觉,鱼类与人类也有不同的趋向。

    人对于红、黄色较敏感,但鱼却对水色、绿色较敏感。

    这是因为水层吸收大部分的光线,仅让水色透过的缘故,在空气中,见到红色便感觉红色,但在厚层的水中,就变成近于黑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