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众叛亲离 (第2/3页)
意图攻打郪县和当道立寨拦阻蜀军主力,这些反常的举动,有些头脑灵活的右军将士已经大概明白过来了。
现在刘胤当众地揭露了阎宇的叛国行径,言之凿凿,众人再结合阎宇的行止,已然是信了七八分,叛逆可是灭族的大罪,一时之间,众军士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刘胤朗声道:“右军的将士们,你们都是大汉的军人,并不是阎宇的私兵部曲,主将叛乱,你们被蒙在鼓里,所谓不知者不罪,阎宇的叛国行径,与尔等并无干系!但现在是你们与叛逆划清界线的时候了,是继续执迷不悟,跟随叛国者一条道走到黑,还是弃暗投明,与叛国者决裂,选择权就在你们的手中!诸位袍泽,想想你们的父母妻儿,想想你们的兄弟姐妹,他们在翘首以盼你们的归来,难道你们希望他们被牵连祸罪身首异处吗?何去何从,我相信你们都会有一个明智的选择!”
刘胤的话,点到了每个将士的心坎里,每个人都有父母亲人,三国时代各国对军户的管制都是十分严苛的,凡是军人,都另立户籍,不在民户之列,是为军户,受到严格的管控,一旦军士在前线叛逆或者逃逸,整个家庭成员都要受到牵连,这样的手段就可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前线士兵的忠诚度,这也就是阎宇一直不敢将叛逆之事公诸于众的原因。阎宇原本预计在蜀中大局已定的情形下,再行公告,可现在让刘胤抢先给捅了出去,阎宇十分地被动。
要知道,任何人做事,都是为了利益,阎宇的目的就是想着加官晋爵,为了成都王的目标而奋斗,而普通士兵的要求就简单的多,他们只求温饱,只求家人可以过得衣食无忧,什么国家大义社稷存亡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所以这就不难理解钟会为什么会在蜀中大权尽握手中的时候失败了,这就不难理解荆州失守之后关羽为何会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