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37章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737章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第3/3页)

行力。

    张辽驻马,望着汜水关城头,眼神沉静如水。

    随着跟在斐潜身边的时间加长,张辽越发的明白当下这支骠骑兵马身上有着迥异于原本大汉的特征。

    以往的大汉军队,一旦强横,就容易陷入残暴无度。

    一旦约束,就容易失去自信,束手束脚。

    可是现在,骠骑军展现出来的东西,那种昂扬的斗志,宛如在军中流淌的血液,对于军功的渴望,却可以被严明的纪律约束……

    重视胜利,也未曾彻底漠视人性。

    这就是当年主公无论如何,都要在军中推行读书识字的功效么?

    张辽微微笑了起来,然后抬起了下巴,看着汜水关上的那些曹军,『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啊……』

    ……

    ……

    骠骑军没有马上进攻,似乎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也就仅仅如此了。

    汜水关中议事厅内,火盆摇曳的火焰驱不散曹洪心中的冰冷。

    他无法入睡,枯坐在案几前。

    摊开的汜水关防图在昏暗跳动的灯火下,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模糊不清,那些标注的防御要点,此刻看来都显得那么脆弱可笑。

    骠骑军虽然没有马上进攻汜水关,但是带来的沉重压力,却像是无形的巨石一般,压在汜水关所有曹军兵将的脑袋上。

    为了鼓舞士气,曹洪特意上了汜水关墙巡查,给兵卒军校鼓劲。

    可是……

    巡视时的一幕幕,现在不受控制地,在他眼前反复回放……

    那些搬运石木的士卒,沉默得也像是一块块石头或是木头。当曹洪他的目光扫过时,这些兵卒立刻低下头,眼神躲闪,仿佛是躲闪这什么,又像是曹洪身上带着什么瘟疫……

    那些负责掌控兵卒的军校,唯独控制不住他们自己的嘴巴。

    当曹洪走过某个地方后,在阴影里面就会产生出一些关于陈茂的议论。

    它们没有具体的声源,却无处不在,像无形的冤魂,渗透在关隘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道躲闪的目光,每一次刻意的沉默,都像是在无声地重复着什么,拷问着曹洪的灵魂。

    一股锥心的孤独感攫住了曹洪。

    他感觉自己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孤身一人被困在这汜水关议事厅内。而在议事厅之外,所有的人,包括那些他曾经一言可决其生死的士卒,以及那些依附于他权柄的军官,似乎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他们之间,隔着一道巨大的,并且还在不断扩大的鸿沟。

    他是曹丞相倚重的宗室大将!

    是大汉支撑天下的根基!

    曾几何时,他曹洪一言既出,军中上下莫敢不从!

    他的权威,是王虔、李固这些中层军官权力的直接来源,是他们地位的保障。他们依附于他,维护他,本质上就是在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和权柄。这本是维系这支军队最核心的封建等级秩序和人身依附关系。

    但现在,这权威的根基,在生存的绝境和对成为下一个『陈茂』的恐惧面前,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土崩瓦解!

    王虔、李固他们依旧在『做事』,但曹洪心知肚明,那只是最低限度的维系,是自保的本能。他们的效率还剩几分?用心又有几分?他们是在真心实意地加固这摇摇欲坠的关隘,还是在敷衍了事,为自己可能的『后路』预留宝贵的时间?

    曹洪无从判断,也无法苛责。

    因为在这连续的惨败和绝望的氛围下,任何过激的弹压、任何严厉的斥责,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那表面的、脆弱的服从也瞬间荡然无存,甚至可能逼得王虔、李固狗急跳墙,做出难以预料的事情。

    他必须小心翼翼地维持住这脆弱的、一触即溃的平衡,至少……

    『曹安!』曹洪的声音在死寂的议事厅内骤然响起。

    『末将在!』亲兵队长曹安如同曹洪的影子,立刻从门外阴影中闪身而入,单膝跪地。

    『挑选……不!』曹洪抓起桌案上一份早已写好,用火漆严密密封的信件,递给了曹安,『你亲自去!挑五名最忠心的家生子!备上最好的快马!即刻出东门!』

    曹洪的声音陡然低沉下去,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怆和愧疚,『洪……愧对丞相重托,丧师失地,罪该万死!然,洪守土之责未忘,关在人在之志未改!唯……唯今军心浮动,上下离心,将士疑惧,如履薄冰!盼丞相援兵,如大旱之望云霓!迟则……迟则生变!』

    曹安双手接过信,感受到那份量,毫不犹豫地将其贴身藏入最内层的衣物里,然后重重顿首,『将军放心!曹安万死,必送达丞相案前!人在信在!』

    信是送出去了,但是……

    想想也是好笑,就在几天前,他还对守住巩县、守住汜水还充满信心……

    现如今,在这座人心离散的死亡关隘里,曹洪必须像一个孤独的守墓人,用尽一切办法,撑到那不知何时才能到来的回旋之机。

    谁会来?

    还有谁会和他在这个坟墓里,一同迎接死亡的到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