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千七百八十九章 退而求其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千七百八十九章 退而求其次 (第2/3页)



    别看平均到一个人头上可能也就是多了一两个月的收入,但只要了解过五千块钱的收入,和一万块钱的收入在现实社会的生活差距不是一倍的时候就该明白,白白多一两个月的收入,会对生活带来多大的差别。

    荆州南部,益州除了成都平原地区,交州西部,并州大部,幽州西部等等广大地区的百姓,现在最多是做到了吃饭,而且能做到吃饭还是因为陈曦强行推广了集村并寨,将这些人从坑里面拽出来,然后有了安排。

    说句过分的话,现如今可能还有在山里面陈曦没找到的,这个人口数量哪怕是经历了雪灾,恐怕依旧有个十几万,二三十万的样子,这些人绝对没有脱贫,但真要说的话,他们肯定比以前灵帝朝的时候过的好。

    不管咋说,现在那群人是真的不用交税了。

    可类比集村并寨的百姓,那自然是远远不及了,集村并寨之后的百姓就算是交了税,依旧能吃饱,而吃饱这点,在封建社会,其实很困难。

    陈曦现在起码能拍着胸脯说是,在春夏交接的那个夏粮还没下来的点,汉室的百姓依旧有饭吃,这个正史其他任何时候相比都是进步。

    可这些地方,哪怕是以陈曦的伟力,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再进一步的难度就不是靠当地自行发展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当地的极限产出,在陈曦完成集村并寨,疏通水道,解决了基础管理,投入了少量农业用具,铺设了最小规模的供销社之后,能从附近榨出来的钱基本就已经花光了,想要再继续发展,就必须要靠外力了。

    就跟山里面有金矿,但开矿所需要的机械设备,以及将机械设备运进来所需要的道路都需要钱才能解决,有了钱打通这些环节,才能开发金矿,才能进入正循环,而没钱打通这些环节,那就算真有金矿也毫无意义,而很多村寨面对的实际情况就是这么一回事。

    陈曦集村并寨时的选址,是基于农业生产的逻辑,也就是说先解决吃饭问题,让所有人都有饭吃,能活下去。

    吃饱饭之后,有了基础,就该思考该怎么发展这一问题。

    而这个时候,除了少数本身就有一定基础,或者具备先天性资源,或者运气特别好,靠近主干道的村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村寨,还是需要投入一部分的外力,才能从本身的农业社会之中脱身出来,进而赚到农业人口认知之外的钱。

    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脱贫致富,而不是停留在吃饱的层面。

    虽说在封建社会,能吃饱已经属于盛世那个层级了,但站在陈曦这个穿越者的立场上,这算什么盛世!我所期待的盛世若是如此,那我何必这番努力,这个世界,我要让你见识一下,我陈曦的极限!

    懂不懂什么叫做强者,懂不懂什么叫做只手补天裂,这就是了。

    当然这是台面上的表现,落到实处,其实就是砸钱。

    最起码在道路没有彻底修通,让这些星罗棋布的村寨靠着交通网络形成一个整体之前,各地区的本质还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想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还需要时间,以及规模堪称恐怖,说出来,足够让在场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觉得这辈子都不可能凑到的款子。

    说实话,放在其他时代,伊籍这种有道德有责任的高官能主动推动这事,确实是善政,确实是站在自己治下万民的立场上,不提地税国税这等问题,只说道德层面,确实很不错。

    可放在现在,陈曦本身就在持续推动,而且是从国家层面去解决这些东西,伊籍只看兖州一地没问题,但伊籍想要获取到更多来自于兖州农粮的利润来发展兖州,那在陈曦看来就有些过分了。

    说白了道路物流交通的意义就是优化各地的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内部协调,别说是三世纪了,就算是二十一世纪

    而陈曦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三世纪,考虑到后世到2022年才彻底消除贫困,陈曦对于各地方上报的百姓都能吃饱这个回答一直是有所怀疑的,当然普遍性,乃至绝大多数正常家庭,在不遭遇到疾病的情况下,能吃饱吃好,陈曦还是信得,毕竟自己这么多年好歹也干了一些实事。

    只是陈曦也知道,在这个时代,这种程度已经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这个时代的人,不会认为,因为疾病,导致自家顶梁柱没了,导致自家吃不饱饭是国家的问题,甚至政府和官僚也不会这么认为。

    在这个年头,得病了,更像是一种命数,毕竟医生在这个时代是非常稀少的存在,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