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桶 第两百九十碗 草原大战 赤龙之吼 (第2/3页)
在暗想,如果朱武预料得不差,蒙古人应该在向我军扑来了吧?这次仗打完,蒙古若被平定,自己就应该解甲归田,离开战场了。
夜色渐渐降临,风声渐起,吹动军旗猎猎作响,决定性的一仗即将到来。 这一夜,不知多少人难以入睡。
在这片从古至今,人烟稀少的大草原上,在这片几千年以来,屡屡对中原王朝构成致命威胁的大草原上,一支大军正匆匆前进。
数百年来,蒙古人先后被契丹人,女真人,汉人欺压,现在,是翻身的时候了。 为了胜利,这次蒙古人作出了很大的牺牲。 连祖宗圣地也放弃了。 所谓天神保佑,汉人上当了,他们地元帅林冲亲自率领大军进入了蒙古人地圈套。
“快!一定要在天亮之前赶到!绝不能放走一个南人!”草原上的王子也速该大声虎吼着。 他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等到已经作了父亲。
父汗袭击了燕军地粮草大营,他们一定要急于求战,林冲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能打掉他,南人一定会震惊万分。 士气必然受到严重的打击。 那时候,蒙古人就可以从守势转为攻势。 一雪数百年来地耻辱。
“王子,大汗的部队至今没有出现,会不会出了什么事情?”一位首领忧虑地问道。
也速该暗自猜度,父汗的部队按时间算算也应该与自己会合了吧?怎么到现在还不见踪影?
“不会的,燕军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圈套,逃不出来了。 下令全军,加速前进!活捉林冲!”为了稳定军心。 也速该不得不这么说。 再加上,他也相信,父汗那边不会出什么变故。 虽然蒙古的军队大部分都在自己手上,但父汗也亲自率领了七万精兵,燕军虽然威名满天下,但想吃掉七万蒙古骑兵,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一夜的疾行,蒙古军队终于在东方渐露鱼肚白的时候看到了燕军地十里连营。 恐怕天下任何一个将领看到燕军的阵势都会心生恐惧。 若真是以兵多将广来比较。 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和大燕帝国相提并论。
望着那一眼看不到头的军营,也速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拔出了腰间的弯刀,下令全军准备冲锋……
“忽图刺汗的勇士们!南人的时代已经结束,蒙古人的时代即将来临!用你们手中地弯刀长枪作镰刀,去收割人头吧!胜利和荣耀都将属于大蒙古!”也速该慷慨激昂人的声音在草原上回荡。
林渊全副武装。 骑一匹黑色骏马,正立在炮营旁边。 望着远方越聚越多的蒙古军队,他也不由自主的吸了一凉气。 蒙古人果然是在这里设下了圈套,如此众多的兵力,南府军没有问题吧?
“装弹。 ”林渊大声下达了命令。
中军里,林冲扬刀立马,以不屑的眼光看着蒙古人。 冷笑着对身边地将军们说道:“诸位,心里有个准备,我们将承受蒙古军队第一轮最猛烈的进攻。 ”
他身边一将策动战马,上前与他并肩站在一起:“元帅。 卑职倒是希望这是忽图刺亲自率领的军队。 ”正是急先锋索超。
“本帅何曾不是这么想?哈哈!”林冲放声大笑。 突然。 笑容顿敛,他举起手中长枪。 下令全军准备。
而对面,已经有蒙古首领发现,燕军似乎早有准备。 这一大早的,按常理,燕军应该在准备收拾营帐,向南撤退才对。 怎么会一早就就排定阵势,好像知道蒙古军队要来,故意在这里等着。
当这位首领把担忧告诉王子也速该时,却受到了他的申斥:“南人军中多有牧哨,预先知道我军到来,有什么稀奇的?他们背靠着大河,退无可退,只有死路一条!”也速该或许不知道,在汉人的书本中,有一个成语,叫背水一战。
“蒙古鞑子有多少兵力?八万?十万?或许更多?”林冲问道。
“目测很难看出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索超的话只说了一半。 后半句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比南府军多。
林冲冷笑一声,调转马头,面对全军放声喊道:“弟兄们!我们的背后是大河,退无可退。 眼下蒙古大军压境,要想活命,只能放手一搏!我南府军都是百战余生的忠勇之士,理当以一挡十!打完了这一仗,我们就可以回家安安心心地过年了!到时候本帅奏明圣上,大加封赏!”
大战一触即发,双方地主帅都在极力调动士气。 这是一场兵力相差极为悬殊的战役,也速该亲自统率蒙古主力十七万余人,而林冲手里在地南府军不足六万,连蒙古人的零头都不够。
可他一点也不担心,岳飞和呼延灼率领的二十万精锐。 随后就会赶到。 到时候,让眼前这些不肯臣服地蒙古人见鬼去吧!让他们步女真人的后尘,对大燕帝国的皇帝下跪称臣吧!
更何况,他的手里还有一件利器。
林冲的目光向全军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