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桶 第两百三十四碗 幽云动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桶 第两百三十四碗 幽云动乱 (第3/3页)



    就政事堂门口到他的公案前,几十步路,愣是走了半柱香地时间。

    “大人们!大人们!天塌不下来,稍安勿躁好不好?你们一起嚷,本王一句也听不清,一个个的说。  ”王钰终于坐了下去。

    “王上,臣作了三十几年的官,还没有见过这等稀奇事。  钱粮带走不奇怪,城池焚毁也不奇怪,可连老百姓家里的铁锅,锄头,甚至是衣裳也不能幸免,这,这,这简直是天下奇闻!”一位五十来岁的老臣头直摇,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样。

    “哼,国之将亡,必出妖孽,让他们折腾吧,到时候民心尽失,女真人就知道什么叫众叛亲离了。  ”孟昭一语道破天机。

    王钰一下盖上茶杯,看着孟昭说道:“这话本王爱听,一针见血!闹,尽管闹,本王倒要看看女真人还能玩出什么把戏。  这些狗日……”他虽然说得轻巧,但不难看出来,摄政王很为这件事情闹心。

    换作谁恐怕也轻松不了,六十多万人等着吃饭,听说金兵抢粮,一颗也没留下。  幽云卫戍区不得命令,又不敢把军粮拨出去,那边都快闹翻天了。

    从道理上来说,金军已经撤退,宋军占住了城池,那城里的百姓,就是你大宋的子民,道义上大宋朝廷必须要管。  即便你说兵荒马乱,死几十万百姓不算什么,不去管他,那他往中原跑,你拦还是不拦?总不能把人全杀了吧?

    更为严重地是,北伐马上就要开打了,那里的老百姓安置不好,就是一个动乱的根源。  要知道,这六十万人成分很复杂,不光有汉人,还有契丹人,女真人。  万一来个没有活路了,树起反旗,号令百姓吃大户,进攻幽云,这可就是有名的“农民起义”了。  那这北伐还没打,就得先平乱。

    北方民风剽悍,这六十万人里面,青壮年男子有个十万吧?要是真反了,可够东北军头疼的。

    大臣们仍旧在争论着,王钰端起茶杯陷入沉思,忽然,他把茶杯一放:“传本王谕令,让萧充紧急拨出一部分军粮,先救救急,把老百姓稳住再说。  让他告诉百姓,朝廷不会不管他们的死活,正在想办法,叫百姓安心。  同时,军队要加强戒备,对于趁机闹事,图谋不轨地人,就地格杀!一人闹事,全家连坐!知情上报,重重有赏,知情不报,同罪!”

    吵闹的政事堂突然安静下来,大臣们被王钰如此铁血的手腕震慑住了。  要知道,自王上摄政以来,可是天天把以仁义治天下这句话挂在嘴边的,这回竟然如此残酷。

    “王上,这会不会严苛了一点?”陆游突然问道。  他是新进的官员,按道理说,没有他说话的份儿,这时一开口,前辈们的目光齐齐盯向了他。

    “臣认为,王上此举非常必要。  乱世就得用重典,恩威要并施,稳定局势是当前首要任务。  女真人希望看到的,就是东北乱起来,北伐就要受阻,朝廷千万要顶住压力,迅速稳定下来。  ”孟昭当即说明王钰的用意。

    “知我者,孟相也,把本王意思马上拟出来,今天就发下去。  对了,去叫户部许尚书叫到中书省来见本王,还有兵部韩世忠也一起来,枢密院刘三石也来。  咱们必须马上拿出对策,救急如救火。  行了,诸位大人,都去忙吧,今天情况特殊,各位辛苦一点,十二个时辰都呆在宫里,本王叫御膳房给大家准备饭菜,本王陪大家吃住都在这里了。  ”王钰大声说道。

    连王上都以身作则了,那大臣们还有什么意见?纷纷应诺,各回本职去了,刚才还乱作一团的政事堂,马上又按部就班地运作起来。  王钰一见,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狗日地女真人,现在是困兽犹斗啊,还别说,这一手还真给自己出了难题。

    幽云那边,只能暂时稳定局势,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是这么简单,还得靠内地才行。  六十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啊,你喂不饱他,他就反过来吃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