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桶 第两百三十碗 从今以后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称皇帝 (第2/3页)
只见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除了那些花台之外。凡是能落脚的地方,都被百姓挤满。
“相父。好多人啊。”小孩子都爱热闹,纵然是皇帝也不例外。赵允同看到如此盛况,开心得眉开眼笑,早忘了先前还在华安宫撒泼。
这时,王欢小跑着来到他二人跟前,纳头拜道:“请圣上登受降台!”
那一百二十二座花台中央,有一处高达六丈高台,巨石砌城,居高临下,台上衣甲鲜明的武士手持兵器,纺丝不动,象征着皇帝的无上权威。只有一国之君,九五至尊才有资格合上此台,接受俘虏地投降。
赵允同踮起脚望了望那座高台,回头对王钰说道:“相父,朕一个人上去吗?”
“当然,圣上是大宋天子,只有您有资格登上受降台,接受女真皇帝的投降。”王钰笑道。赵允同到底是个孩子,又没有坐朝听政的经验,除了登基那天,还从未见过如此阵势,心中有几分胆怯。
“相父,你陪朕一起去吧。”
王钰还没有答话,赵先叫了起来:“陛下,不可,此台乃……”
“既是陛下降旨,臣自当遵从。”王钰不等他把话说完,便牵着皇帝向受降台走去。福王勃然变色!王钰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当着数十万军民的面行此僭越之事,这与造反何异?
正要上前阻止,不料被人一把拉住,侧头一看,原来是王钰的老岳父,汾阳郡王童贯。
“福王,今天是大喜的日子,还是不要起争执的好,免得坏了气氛。”童贯不轻不重地说道。赵一时为之语塞,狠狠盯了童贯一眼,只得怒目而视。
那受降台周围数十丈,都被南府嫡系兵马围得严严实实,徐宁亲自带队。见王钰与皇帝到来,徐宁大喜,上前拜道:“臣徐宁,恭请圣上,王上,登台
王钰略一点头,即牵着皇帝,登上了受降台。在台上,可以俯瞰方圆数十里,当时盛况尽入眼帘。那东北方向,站列着一万余骑兵,正是远征归来的韩毅所部。
王钰站在受降台上,俯视四方,想起刚刚踏入仕途之时,国家是何等的积弱,对外一败再败,甚至在战胜的情况,还要割地赔款,受尽屈辱。而今天,金国皇帝并文武大臣数百人,被我大宋勇士活捉回来,要当着大宋军民百姓,文武百官的面投降,百年国耻,到今天。才可以真正的说得上是一朝得雪。
“我王钰总算干了些对得起国家民族地事情,也不枉来大宋走一遭。”王钰这样想着,立即下令,命远征军统帅韩毅上前面圣。
台下,王欢高声传达了谕令,只见那远征军阵中,响起一片欢呼,上将军韩毅,脱离军队,单骑奔向受降台。一路上。百姓们目睹了这位绝世勇将的风采,纷纷向他欢呼。
“王欢,去,亲自替上将军牵马。”王钰大声说道,他认为韩毅有资格享受这样地殊荣。古往今来,攻破敌人都城,俘虏敌人皇帝。能有几人办到?就凭这一点,无论怎么对韩毅恩宠,也不为过。
王欢从命,跑上前去,迎住韩毅,亲自替他牵马。缓缓向受降台走来。到了护卫军队的外围,韩毅翻身下马。在王欢地引领之下,大步走到受降台下,仰望王钰,一时感慨万分。
此次远征,若非王上谋划周到,我大军纵使能取得骄人的战绩,也无法安然脱身。大丈夫生于世间,得遇明主,实为大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