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船长学校 (第2/3页)
他们读书识字,以及航海用的天文知识和数学知识。
同时,跟随哥伦布探索印度的一批船员里,有一个大副被马林轮休在家。于是,马林挑选出50名聪明的水手少年,交给这个叫奈特的大副,让其教孩子们航海用的天文知识,和数学计算方法。
实际上,奈特本人,也只是个二把刀的水平。但是,让他教孩子们基础的航海知识,还是可以的。而且,奈特不管怎么说,也是个识字的,不然也做不到大副。因此,马林让奈特教那些水手少年们识字,背诵航海用的天文知识基础,以及简单的计算太阳和水平面夹角的方法。
马林并不指望奈特能把这群水手少年教多好,反正,等这次哥伦布从印度回来,马林就不准备让他再次出海了。
与其让一把年纪的哥伦布出海,不如让哥伦布留在东弗里斯兰的船长学校里,教这帮聪明的水手少年更高深的天文知识和数学知识。
等到这帮少年都学会了天体角度的几何计算,根据六分仪和航海钟,他们就能轻易地计算出所在地的经纬度。
这样,只要有记载完全的航线的经纬度,这些人完全可以根据资料,对比测量结果,轻松地完成老航线的航行。
其中比较优秀的,还可以当做探索型的航海家培养,让其在未来探索新的航线——比如明朝航线……
要知道,明朝出产的瓷器和丝绸,绝对能在欧洲畅销,而且很暴利。不但如此,明朝的硝石价格,比印度还要便宜。
真正打通明朝航线的话,利润要比印度航线高多了。这些中世纪欧洲人也许不知道如何和明朝这个闭关保守的国家打交道,但熟知华夏历史的马林还能不知道?
欧洲王室就是太好面子了,总想着和明朝平等相处。但殊不知,明朝人其实看不起任何其他国家。所以,欧洲人祥和明朝事先正常外交往来,是不可能的。而且,明朝物资丰富,也用不着和欧洲人发生贸易。
所以,对付明朝的最好办法,就是称臣纳贡,派个代表去京师三叩九拜。只要让明朝君臣觉得有面子了,那就一切好说。否则,绝对不会鸟你。宁可死战到底,也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