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四章 见者有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四章 见者有份 (第2/3页)

   彤郅十三年,胡雨霖创建杭州胡庆余堂,这是胡雨霖从金融涉足实业的第一步。那时胡雨霖已经很富有了。他当时拥有的土地可能不下万亩,他的“阜康钱庄”在京城仅列东四牌楼“四大恒”的“恒利”、“恒和”、“恒兴”、“恒源”四家钱庄之后,分支机构达到20多处,资产在2000万两以上。这一年胡雨霖给左季皋办的最重要的一笔差,不仅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让他与左季皋的结盟更为牢靠。二人在随后的岁月里持续着这样互惠而有效率的合作。4年之后的光旭四年春天,左季皋的西征战事一结束,他被晋升二等侯,紧接着就向光旭皇帝要求给他的盟友以政治奖赏了。

    这其实是左季皋第三次为胡雨霖请赏,前两次分别是在彤郅五年十一月和彤郅十二年四月,胡光墉的官衔由认识左季皋之前的“运使衔江西补用道”,提为“福建补用道,赏加按察使衔”(彤郅三年)、“从二品布政使衔”(彤郅五年)。光旭四年4月14日,左季皋会陕西巡抚谭钟麟,联衔出奏“破格奖叙道员胡雨霖”,历数他的功劳,计9款之多。

    彤郅十三这一年,对左胡二人确实都至关重要。

    阿古柏在新疆建立所谓“哲德沙尔汗国”,投靠俄国后,俄军占领伊犁,大乾西北边疆出现了严重的领土危机。彤郅十三年左季皋攻占肃州,最终镇压了回民的造反,他建议清政府乘胜出兵西北,收复新疆。但日本继两年前宣布琉球为其“内藩”之后于该年5月直接出兵登陆台湾,又直接引起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防御问题:“海防”。这一年,朝廷内部出现了“塞防”和“海防”两派观点的激烈交锋,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左季皋和李绍泉。

    左季皋于当年11月上奏朝廷,直接道出了海防对于西征协饷的影响:“甘饷日形支细,出关各军待用孔殷”,而“自福建筹办台防,沿海各省均以洋防为急,纷议停缓协饷”。翌年3月6日左季皋又致信总理衙门:“现在用兵乏饷,指沿海各省协济为大宗,甘肃尤甚,若沿海各省因筹办海防,急于自顾,纷请停缓协济,则西北有必用之兵,东南无可指之饷,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