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一五”汇总(中) (第2/3页)
稍微有些紧张,好在一切已经步入正轨,随着钢铁工业的继续扩充,帝国不会再为钢铁发愁。
在“一五计划”的五年中,中华帝国一共建成了一千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拖拉机、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工业企业陆续出现,工业产值暴涨数倍,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由兴华元年的27%上涨为兴华五年的58%;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重也由兴华元年年的68比32,变成43比57。
国民收入也因为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大大提高。
农业、工业、商业这三者从来都是互补的,中华帝国人口中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占大多数,即便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还种植高产农作物,收入依旧不会太多,但是农民的基数太大,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比庞大的市场。
在满清王朝时代,西方各国都想将满清王朝变成其殖民地,便是看到中华大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足以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用来倾销本国生产的各种工业产品。
农业旧式工业和商业的基础,西方国家工业发展若是没有对自己的殖民地进行压榨,那就是对本国的农民进行压榨,想要发展工业,最好的方法便是提升本国农业的产值,让农民赚到更多的钱。
如今在中华帝国,手中有了余钱的农民开始购买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商人们赚到了钱,又开始建立新的工厂,招收工人,提升一部分家庭的收入,双方买卖交易便使得商业快速发展。
兴华五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54.17亿美元,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为68.33亿美元(不包含殖民地),而中华帝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则为486亿华币,约合73亿美元,接近美国的二分之一。
光看国民生产总值还可以,若是计算人均收入,按照中华帝国这四亿多人口,那人均收入可真是少的可怜,只有105华币,约合15.75美元,而美国人均收入达到229美元,英国人均收入则是178美元,这可是十倍以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