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1章 礼部宗教管理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301章 礼部宗教管理局 (第1/3页)

    颜学义一行人视察完申城造船厂后就结束了此次视察,其实颜学义的视察主要目的就是江南造船厂的潜艇,顺带去申城造船厂看一下。

    颜学义返回龙城后,将自己的视线放到礼部上,更确切的说是礼部新成立的宗教管理局。

    礼部,又称文化部,属于“小部”,部长不入内阁。

    礼部只要负责各种大型祭祀庆典,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最终使得帝国所有国民接受中华文化。

    现在礼部又多了一个权力:管理帝国境内大小宗教。

    中华帝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颜学义终于有时间处理帝国国民的宗教信仰问题。

    每朝每代,宗教信仰问题都是需要被统治者所重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灭佛事件”,就是因为当时的佛教对国家和社会影响太大,若是在这样下去,国将不国。

    从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朝一直把儒家思想成为其立国之本,对儒家之外的其他宗教(主要是佛、道两教)一般都是根据当时皇帝对佛道教的好恶,采取利用或排斥或两者兼之的政策。

    其实,利用也好,排斥也好,扶植与抑制也好,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坐致天下太平”,随着国家政权的不断巩固和国家机器的不断完备,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不断完善。

    最早在公元401年,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僧尼人数的不断增多,后秦从僧人中选拔任命僧官,协助政府管理佛教僧尼事务。

    僧官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僧尼户籍,制定寺院建制、僧尼定额,发放度牒,任命下属僧官及寺庙住持,主持重要的建寺、塑像和译经活动,管理僧尼日常生活及处理违法事件等。

    到了隋朝,隋文帝重建鸿胪寺,并下设典客、司仪、崇玄三署,其中崇玄署主管佛、道二教事务,初唐承隋制;明代专制政治高度发展,中央由礼部统管宗教事务,礼部设僧录司和道录司管理全国的佛教事务、道教事务;清朝定都北京后,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立寺僧衙门和道教衙门,管理佛、道两教事务,官职基本上承明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