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0章 捐钱修路留名(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30章 捐钱修路留名(上) (第3/3页)

    八月一号,《中华日报》第十六期正式发行,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大部分老百姓都知道在蓉城市新都县有个叫高德利的大善人,他捐钱修建了一条水泥公路,而这条公路被命名为“高德利路”。

    普通老百姓纷纷赞扬,不过更多的人则是在想自己的家乡为什么不出一个这样的大善人。

    然而其他富人们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不少人心动了,谁不想青史留名?

    只是青史留名难度太大,但是像修路这般让自己的名字随着自己修建的公路一起流传下去,感觉也不错。

    紧随高德利之后,芦山县首富钱兴业钱大老爷第二个捐钱修路,而且一修就是三条,一条以钱兴业的父亲名字命名,一条以钱兴业母亲的名字命名,最后一条自然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虽然钱兴业准备修建的三条公路,没有一条公路长度比高德利路长,但是三条公路加在一起,长度快达到高德利路二倍。

    之后钱兴业修建三条公路的事情迅速传遍整个芦山县,比钱兴业芦山县首富的名号传播的还广泛。

    芦山县百姓除了称赞钱兴业是大善人外,还称赞钱兴业是个大孝子,毕竟钱兴业要修建三条公路,前面两条分别以自己父母的名字命名,这样的事情在其他人看来,钱兴业就是孝子。

    芦山县其他富人看到钱兴业抢先一步,名声鹤起,非常后悔自己晚了一步,不过他们还是纷纷对外宣布要捐钱修建公路,虽然名声不会像芦山县第一个宣布修路的钱兴业传播的那么广泛,但是还是会让他们的名声在一小部分人口中流传,特别是走过他们修建起来的公路的行人。

    对于芦山县富人的举动,最惊喜的就是芦山县政府,特别是颜学义不经意间说过的“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让大家都知道,一定要多修路,只是芦山县政府暂时还不能开始修建芦山县城到各个城镇的公路。

    谁知道惊喜来到这么突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