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趁火打劫 (第2/3页)
“司令,您定做的独轮小车是不是也带上?”
华夏此时的道路状况只能用糟糕来概括,平原地带还有宽一些的道路,丘陵山地只能人背马驼。眼下处处烽火,又去哪里找那么多的牲畜?如果靠人力搬运,扛着几十公斤的构件和弹药,那需要极强的毅力才能坚持下去。
于是秦朗就想到了独轮小车,结构简单、取材方便,装三百公斤的重物都不成问题,如果加上纤绳拖带还能拉更重的东西,确实是山地丘陵地区作战一项利器。而且冀北的百姓几乎家家都有一辆,战士们也十分熟悉,推着就能行军。
“全部带上,重机枪、迫击炮每部配一辆小车,剩余的全部送到辎重队去。把新兵也派在后面,负责打扫战场。”
根据地又进行了一次征兵,有了罗荣的细心工作,人数也比原来有了提升,使得部队达到了五千人。
冀北不像湘赣边区那样战斗频仍,所以新兵训练的时间就得加长。即便如此,预备一营这样的老部队,战术动作、战斗意识还是比不上湘赣红军,两者间差的可不是一个等次。
“只能靠武器压制了,让炮兵连把两门火炮带上。”
在天津买到的火炮已经运到青石,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训练,炮兵连也已经掌握了技术要领,前几天还顺利的打爆阎老西的弹药库。不过这一次要对付的是太行山的悍匪,人数至少在五千左右,火力强大些取胜的几率也就更大。
“司令,我们出发吧!”
罗荣笑吟吟的走进指挥部。
刚刚他在下面的部队调研,冀北的作战方式完全不同于湘赣,从三枪就要冲锋肉搏,到现在的用坦克、装甲车,这完全是两种作战模式。就算是不用那些机械化装备,看到战士们身上携带的子弹达到三百发时,罗荣心里只有一种震撼。
“老罗,调研的怎么样了?”
秦朗也笑着走过去。
罗荣感慨道:
“还能怎么样?每次看秦司令又弄出新花样来,我只觉得自己又跟不上了。这才分开几个月的时间,又得去学习你写的装甲战,越想越深奥连觉都不想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