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8章 佛兰德斯战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8章 佛兰德斯战场 (第2/3页)

和比利时军队的联合抵抗,也没能挡住德军的大规模进攻。

    丘吉尔这才意识到德国的6军乃是世界的6军之王,他指挥英军和比利时军队顽强战斗了六天,伤亡惨重,不得不指挥剩下的守卫部队弃守安特卫普,他们狼狈越过斯凯尔特河,退到荷兰的南部边界,同时其余比利时军队向南退却,跟法国福煦将军的第九集团军会合。

    德军迅攻占了安特卫普,迅运来了四个军的兵力到比利时。其中,一个是新军,大部分士兵是学生志愿者,有的才刚满16岁,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他们为德军接二连三的胜利而鼓舞,认为德军是战无不胜的,他们打仗的方式,是戴着兄弟会的帽子,手挽着手,高歌猛进,构成人肉墙。

    德军在西线的凡尔登提前和法军英军陷入了持久战,却迅攻克了安特卫普,曾纪泽得到这样的战报,一点也不意外,他知道,吃人的战争,还将继续!中国参战的时机,还不成熟。

    8年的欧洲大战,在当年后半期出现了几次残酷的血腥大屠杀,比利时的伊普尔会战,是其中仅次于凡尔登的最让英国法国比利时痛苦的“绞肉机”,希特勒下士也参加了在这里的战斗。

    希特勒从维也纳来到属于德国的巴伐利亚邦国,参加了德国的军队,被分配到利斯特上校指挥的巴伐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这个团不是主力部队,是志愿兵团,充斥着大学毕业生,还有很多为祖国奋战的犹太人,整个志愿兵团大约36ooo人。

    凡尔登陷入堑壕对峙战后,希特勒所在的队伍,乘火车沿莱茵河奔驰,火车开往比利时的伊普尔。大多数巴伐利亚新兵,都从未见过莱茵河。随着金光四溢的朝阳透过晨雾从河面上缓缓升起,耸立在尼德瓦尔德象征着日耳曼帝国的巨大的雕像,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年轻的希特勒和他的同伴们很激动,整列火车的士兵自地唱起了军歌《德意志高于一切》: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捍卫,

    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

    从马斯到默默尔,

    从埃施到贝尔特,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德意志的妇女,德意志的忠诚。

    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

    遍及世界,却永远保持

    他们古老而高贵的名声;

    激励我们从事高尚的事业。

    即便要用去我们的一生。

    德意志的妇女,德意志的忠诚,

    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

    统一正义和自由,

    为了德意志祖国;

    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

    像兄弟那样团结起来,手拉手。心连心。

    统一正义和自由,

    是我们幸福的保证。

    在繁荣昌盛的光芒中绽放,

    绽放。我们的德意志祖国!

    尽管希特勒这时是奥地利人,他也被同伴的激情所感染了,他很激动,只觉得心快跳出胸膛。

    希特勒所在连队到达伊普尔附近参战。他们团的士兵。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冒着晨雾前去解救受困的德国部队,当时情况很危急,英军和比利时军的炮弹不断在前方树林中开花。战斗在一个叫韦茨哈特的村庄附近打响。

    希特勒身体有点弱小,连背包都难以背动,他手持步枪,头上歪戴着钢盔,八字胡子下垂。眼中却放射出生气勃勃的光茫,俨然是前线的战士。大衣的肩章滚边采用他所在团的识别色,领子则带有义务役军人的红色步兵领章,而立起来的领子则露出了代表他军衔的纽扣。

    一阵阵炮弹在希特勒的头顶呼啸而过,在林子的边缘开花,树木被削倒,好像它们是稻草似的。希特勒第一次上战场,好奇地观他尚不知有何危险,既紧张又害怕。希特勒和战友们匍匐至林子的边沿,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冲锋的命令,头上还是呼啸而过的炮弹,四周被打倒的树木和枝叶颤抖着,炮弹又在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