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2章 专业重炮部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2章 专业重炮部队 (第2/3页)

兵是以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集中、突然、连续地对地面和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主要用于支援、掩护步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并与其他兵种、军种协同作战,也可独立进行火力战斗,按装备战斗性能,分为榴弹炮兵、加农炮兵、加农榴弹炮、山地炮兵等部队。队属炮兵指集团军以下各级合成军队建制内的炮兵。英、美、法等国家称“野战炮兵”。

    明朝戚继光蓟镇练兵时,编有车营和骑营。车营编官兵3100余名、佛朗机炮256门;骑营编官兵约2700名、虎蹲炮60门。在清朝,八旗兵、绿营兵、湘军、淮军都编有炮兵,但都不独立。

    17世纪,法国建立炮兵团,并创办炮兵学校;瑞典也建有炮兵团,并给每个步兵团配属两门火炮,出现了团队炮兵。18世纪,欧洲炮兵区分为野战炮兵、攻城炮兵、要塞炮兵、海岸炮兵和骑兵炮兵。

    冶金科学上的发展,意味着更轻巧的火炮可以发射更大的弹丸,火药上的突破让射程更远也让敌人更难发现火炮的位置,弹匣式炮弹的发明,将推进药放置在一个金属罐子里并且与弹头结合,加上炮膛机构的改进,让发射速度提升了三到四倍之多。

    在弹种选择上,速射炮的首选是榴散弹,

    速射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在欧陆每一个强权的炮兵营区之内,无论是购买新武器还是把原本的火炮修改成为速射炮,但是要让战术家们发展出可以与这种划时代武器相匹配的观念与战术却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速射炮的长射程与榴散弹的威力让步兵更难以接近敌人,而在步兵发起攻击前有效地消灭敌人炮兵变成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当德国人夸耀着自己新型的77公厘速射炮每分钟可以发射8发685公斤重炮弹时,法国的新型火炮每分钟可以发射30发72公斤炮弹。在精心保密下,欧陆各国直到1901年之前都不知道法军已经获得了这样惊人的武器。

    在少数英军可以完成步炮协调的战斗中,1899年12月的colenso战斗可算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这场战斗中4,500名波尔步兵在5门75速射炮、1门120公厘榴弹炮支援下占领山丘上的阵地,控制了tugela河上的铁桥;而英军方面则包括了4个步兵旅18,000名士兵、5个野炮连30门15磅炮、14门移至陆地使用的长程舰炮与相当数量的骑兵部队。英军的企图是打通铁路。而波尔人则负责阻止他们。

    当轻榴弹炮首次被引进德国陆军时,战争部的计画是将当时德军步兵军所属的8个炮兵营中的一个改成榴弹炮营。但在1905年德军仔细分析了1897年希土战争、波尔战争的战例,深信增加榴弹炮的数量将为德国在未来战争中带来极大的利益。自此德军开始了榴弹炮倍增计画,让每个步兵师都能拥有一个由18门榴弹炮组成的炮兵营。

    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重榴弹炮的领导国家,很大部分必须归功于德军内部不同学派的论战。早在1891年希里芬担任参谋总长的时候,希里芬计画中的一个关键性成功因素是克服法国与比利时境内要塞的速度,因此要塞炮兵势力在希里芬的刻意培植下大幅扩张。希里芬计画中甚至规划了详细的动员计划。以便征用足够的民间马匹来拖曳这些火炮。

    在1900年一次实兵演习讲评中,德皇威廉二世亲自下令陆军需要在野战炮兵中装备105公厘口径轻榴弹炮,在要塞炮兵单位中装备150公厘口径重榴弹炮。

    受到要塞炮兵传统的影响。德军重榴弹炮使用高爆弹作为主要的武器。在配备了延迟引信后,这种炮弹可以有效地穿透攻势的水泥顶部后在工事内部爆炸。虽然这种炮弹主要是为了摧毁物资而设计,但是其震波对一定距离内的人体有着相当强的杀伤效果。

    榴弹炮更证明了自己在反炮兵战术上的威力。由于榴弹炮的威力与准确性都比较高,此时的指挥官。可以集中榴弹炮火力迅速地消灭某一地段战壕中的敌军。同时掩护己方步兵提枪快跑前进,占领这段战壕并且迅雷不及掩耳地冲到敌军后方屠杀手无寸铁的敌军炮手们。但这种战术等于是与时间赛跑,如果步兵们不能在短暂的空档内打开突破口并消灭敌人炮兵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