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6章 联军干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6章 联军干涉 (第2/3页)

其要恢复往日的荣光,大英帝国要永远在日不落帝国的太阳照耀下,充当世界领导力量。除欧洲列强等大国外,其余都是自原沙俄帝国版图中分离出来的中小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当时不光有着同布尔什维克政权强烈对抗的一面,而且还含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根深蒂固的仇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力图摆脱俄罗斯帝国羁绊的民族独立倾向和情绪在内。”

    陆军大臣段祺瑞问伍廷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国家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伍廷芳清了清嗓子,说道:“斯拉夫人天生对土地就很贪婪。十九世纪,俄国实行积极的领土扩张政策,贪婪的斯拉夫人发动了多次战争,在欧亚树敌颇多。比如,为了实现长久以来进入地中海的夙愿,沙俄以解放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为名义,发动了第十次俄土战争,战争后召开的柏林会议,导致了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国家——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王国建立。于是,沙俄帝国与奥匈帝国交恶,由于奥匈帝国的干涉,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沙俄帝国仍然没有获得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巴尔干半岛,现在都成了一点即炸的火药桶。”

    曾纪泽点点头,看了一眼张作霖,对他说:“既然我们决定瓜分俄国,我们就要充分了解它。你长期和俄国佬打交道,支持布尔什维克的事,一直也是你在操心,全面给大伙介绍一下沙俄那边的情况。”

    张作霖点点头,站起身来,拿出一幅欧洲和亚洲的地图,给在座大汉帝国的高级官员和将领说:“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国共有1亿2560万人,到现在的人口一亿五千万左右。大家知道,身为一个欧洲的主要国家,沙俄的实力还是不弱的,在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后,并随着领土不断扩张,沙俄成为横跨欧亚的全球帝国,位列欧洲五大列强之一:即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沙俄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当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还被视为欧洲的救世主。”

    曾纪泽说:“我知道这个欧洲救世主怎么来的,因为当年拿破仑的军队横扫欧洲,但1812年6月,拿破仑率领了60万大军侵略俄国,比俄国正规军大两倍以上,而且装备更加精良。但在拿破仑推进的同时,俄国使用焦土战争的策略,拿破仑的军队遇上俄国寒冷的冬天,使得拿破仑遭遇了灾难性的惨败:不到3万人回到法国。所以,我们现在也不能小瞧沙俄。”

    梁启超这时站起来补充说:“是的。我前几年去沙俄和欧美等国访问,听说俄罗斯帝国还有附庸国和保护国,比如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图瓦共和国等。除俄罗斯本土外,另外还有8个省在芬兰,10个省在波兰。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共拥有59个省和顿河区。这个大帝国在几个省的省长之上。通常设一个秘书长,拥有调动自己管辖范围内军队的特权。当时俄罗斯帝国已经在芬兰、华沙、维尔纽斯、基辅、莫斯科和里加设秘书长。较大的城市如圣彼得堡、莫斯科、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刻赤、尼古拉耶夫、罗斯托夫还有独立于省的管理机构。沙皇尼古拉二世对权力也并非到了贪婪的地步。尤其是在中俄战争中大败之后,在国内进行了一些改革。例如,俄国政府由其所有的政府部门和它们的部长组成,各部长并列在下:皇家法庭法官、外交部长、战争部长、海军司令、经济部长、工商业部长、国务部长、农业部长、交通部长、司法部长、教育部长。这跟我们共和国的政治机构设置差不多。尼古拉二世甚至将俄罗斯帝国的国旗由罗曼诺夫皇室的皇帝私人御旗——金底黑色的双头鹰,更改为三个平行长方形,自上而下颜色分别为白、蓝、红三色。”

    张作霖说:“最近,沙皇还在凯瑟琳宫设立了参议院,颁布新的法律,理论上的功能赋予了它同美国最高法院相同的权力:拒绝实施与基本法律相抵触的措施,帝国杜马组成了俄罗斯国会的下议院,共有442个席位,代表俄罗斯人民发声。除了中亚之外的每一个省,都会推举出几个成员,他们大多来自大城市。但他们还必须通过由农民、公民和地主阶级的决选才能正式出任。公民则是依照课税财产被分成两类,被选为省代表团的成员,农民则是由小行政区的代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