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9章大汉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9章大汉帝国 (第2/3页)

土横跨今天的中国大陆台湾琉球蒙古国等,还有越南朝鲜菲律宾等殖民地,中国的舰队,成为亚洲名副其实的第一强舰队,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英国和法国。

    但此时的中国也并非就是太平盛世了,首先是俄国侵占中国的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还未收回,沙皇还觊觎东北地区,这个心腹之患未除,大汉帝国就一日稳固,此时的香港此时还未回归,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香港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澳门还在葡萄牙人手里,各国在中国的租界仍然存在。但比这些问题更可怕的是李鸿章原来的老部下在改革中利益受损,他们以李经方为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李党”;以容闳为首的留洋势力,追求美国式的民主和共和,构成“洋党”;以席家为首的大财团商人组成“席党”,袁世凯为首的军官组成的“军党”。碍于皇帝曾纪泽的巨大权威和高压,他们的矛盾才没激化,表面上才相安无事,但暗地里各种权力的争斗,让曾纪泽很恼火,但是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政治,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斗,他努力平衡着各方的势力。

    不过好在袁世凯在日本利用南北朝的“两个天皇”,搞乱了日本人的思想,又烧毁了靖国神社,日本人民陷入了一片混乱,很多人无所适从,切腹自杀,以幸德秋水安部矶雄片山等人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泛滥成灾。曾纪泽对袁世凯在日本的表现通令嘉奖。同时,曾纪泽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特别是文化建设,不受制衡的权力必然导致**。正所谓“哪里有**。哪里就有**”,执政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曾纪泽。

    在教育大臣严复的倡导下,全国一千多所大学堂实现“教授治校,学术自治”,思想空前活跃,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各种思潮在社会上涌现,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传统文化等兴起了,很多人无所适从。

    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曾纪泽面临巨大的挑战,他逐渐意识到,如果此时搞所谓的“民主”,国家又会动乱,他决定延长训政的时间,一步步搞改革。

    此时由于国家教育的大发展,报纸的发展,让白话文迅速在全国推广,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民主观念的冲突也逐渐显现,党内的思想也开始混乱,曾纪泽思考再三,决定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和现代的民主自由文化相结合,在全社会提倡一场浩浩荡荡的新文化,提倡新的核心价值观。

    曾纪泽与严复梁启超李提摩太等各界文化人士座谈后,集结众人的智慧,在皇家《大汉日报》发表了后来轰动中国和世界的“讲话”,采用“训言”和“故事”相结合的方式,开启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这篇讲话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忠勇为爱国之本。忠勇,乃是最高贵的爱国精神,故事曾国藩忠心报国,救万民于水火。昔者曾文正公,身体力行,不苟且明是非辩荣辱,湘军将官中多正人君子。选的官多是忠勇血性的儒生,选的兵多是淳朴耐劳的农民,这些人以忠勇为爱国之本,强烈的信念精神,才脱颖而出,安邦定国。

    二守法为公民之本。法律乃是治国之根本,中国古代就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理观念,复兴党虽然是执政党,但是党纪不能代替国法,每一个党员,要带头守法,不管是谁,职务有多高,触犯了国法,就得交由法院审判。故事包青天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惩奸除恶。

    三私产为立身之本。田地房屋等私有财产,是每一个社会人的立身之本,神圣不可侵犯。有了财产,民众才有尊严和权利可言,社会才会有进步。政府和军队的任务,就是要以国家之强制力,保护私人财产。

    四孝顺为齐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