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日本投降 (第2/3页)
卫组织,中国可以成为日本的保护国,这是中国和日本和谈的条件。另外,要日本至少再赔款八国9.82亿两白银。”
9.82亿两白银,这可是日本近十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历史上中国的庚子赔款就是这么多,曾纪泽就要日本人十年的财政收入,实在太便宜日本人了。中国的外交大臣伍廷芳等外交人员,抵达日本马关和大隈重信谈判。日方参加谈判的人是大隈重信,还有外交大臣陆奥光宗。
一见面,伍廷芳就问:“贵国于中国修好之心诚否?”
坐在轮椅上的大隈重信语重心长地说:“日本若不诚心,天皇也不会派老夫到此,更不会答应把常宫昌子内亲王远嫁给贵。”
伍廷芳说:“亚细亚洲,中日两国最为邻近,且系同文,讵可寻仇?今暂时相争,总以永好为事。如寻仇不已,则有害于华者,未必与东有益也。试观欧洲各国,练兵虽强,试观欧洲各国,练兵虽强,不轻起衅。我中日既在同洲,亦当效法欧洲。如我两国使臣彼此深知此意,应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好;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民所侵蚀也。”
大隈重信点点头,说:“贵国之论,甚惬我心。”
伍廷芳提了修改宪法和9.82亿两赔款的条件,大隈重信语带恳求的语气道:“如此赔款甚巨,能否酌情减少?或者分期还款?”
伍廷芳说:“此事我不能做主,得电报请示吾皇。”
曾纪泽接到电报,答应日本赔款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计高达9.82多亿两,加上必须马上支付的伤亡将士抚恤金两千万两,总数约白银10亿两,以日本海关税、盐税等担保。
中国和各国充分商议后,根据各国阵亡的士兵补偿,各国分的赔款数目。
在中国的斡旋下,除了赔款,日本与四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东京条约》,其中规定:
一、日本立即解散刚招募的日本陆军,今后日本只允许保留一万人左右的陆军自卫队,不允许日本再开办军工厂,向各国购买军火。中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原来的军工厂立即关闭,由中国接管。中国向日本政府派顾问,帮助日本官员管理国家。
二、日本永远不得再成立海军。
三、划定使馆区。在东京划定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日本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四、永远禁止日本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政府的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
五、日本应允将各海口炮台及有碍东京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六、在东京、横滨、神户、伊豆、北海道等地增设通商口岸。
七、日本割让长崎岛及其附属岛屿给中国,割让南千岛群岛给俄国。
八、各国保证日本天皇永远统治日本。
最后一条,是大隈重信极力要求的,曾纪泽觉得日本天皇保留下来,有利于控制日本,于是答应了大隈重信的请求。
日本签订此条约的消息传回北京后,曾广孝觉得这是为中华民族除了一心头大患,下令放假三天,举国庆祝,各地都出现盛大的欢庆场面。
尤其是中国的首都北京,这次战争的胜利使人们欢腾,由平民构成的游行队伍在北京的胡同里随处可见。各行各业的工匠,学校的学生们,工厂的工人们,都在国歌的节奏中行进,喧天的锣鼓声、上千只喇叭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各种各样的花车插着五色国旗,在人们的簇拥下开来。人们高唱国歌:
巍巍昆仑,凝视华夏大地
滔滔江河,孕育古老文明
尧舜时代,先人告诫
民有五族,不能分离
天下为公,重民轻君
矫枉过正,发展农工
文教兴旺,民气大和
国泰民安,江河有光
几十万庆祝人群的爱国热情高涨。这一场盛大的庆典,也使得军人的地位得到了中国民众和社会的认可!
暂时除去了日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