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 江南制造总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四章 江南制造总局 (第2/3页)

无从为之区别。”

    此时曾国藩对洋枪洋炮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他自己也在安庆开办了安庆军械所,对曾纪泽在上海开办江南制造局很支持,他跟朝廷又争取了五十万两白银的拨款,作为建厂资金。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江南制造局的船厂在大上海的黄浦江畔破土动工,曾纪泽将这家新生的近代化企业命名为“江南制造总局”。

    按照曾纪泽审定的设计方案,江南制造总局的厂房建设非常庞大,东、西、北三面环为高墙,正门两人侧以木栅栏围之。进门中央为公务厅,东设案房、画图房、总库房;迤北为生铁厂、木工厂;北设大火器厂、汽锤厂、轮船器机锅炉厂;迤西设炮厂、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西为汽机厂,西北为熟铁厂。局门外至黄浦江边是一大片空地,有直道通往码头。直道东为长达99米的泥船坞和造船厂,西为木栈。

    江南制造局规模之宏大,所设车间类别之多种样,在亚洲都是首屈一指的,

    曾纪泽还为江南制造局挖了一些杰出人才,比如徐寿。

    当初在安庆军械所时,曾国藩就命徐寿,仿制一艘蒸汽船。徐寿接受了自制轮船的任务,与吴嘉廉及次子徐建寅等人协作,制造轮船的关键是创制蒸汽动力机,但当时国内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任务非常之艰难。

    但徐寿硬是从《博物新编》、《海国图志》中找到了有关轮船制造的原及工艺知识,并到安庆江边察看外轮的行驶情况,并上船观察和测绘轮机的动作和主要部件。

    在收集了一系列的制造轮船的资料后,经过了三个月的努力,徐寿等人用原始的手工方法,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只是未及将蒸汽机装入船上试行时,徐寿便被曾纪泽召到了上海。

    此番曾纪泽在上海建造船厂,自然便要徐寿来主持大局。徐寿当即表示愿意,兴奋道:“蒸汽机轮船最核心的部件就是里面的蒸汽动力机,这个我已经摸透了他的原,

    下一步要做的只是将蒸汽气动力机将上木船,匹配运行就大功告成了。”

    “不过我要醒你的是,这座新建船厂所造船只,将以军用炮舰为主,并不仅仅只是把蒸汽机将上船那么简单,可以先买西方的蒸汽机。”曾纪泽头脑保持着冷静,毕竟像蒸汽机这种核心部件,西方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自主研发是长久之计,但短期来看,还是买西方的好,这种一旦出了问题,军舰就废了。

    徐寿回答道:“咱们淮扬水师中即有现成的炮舰,公和武器局中又有欧美的机械师,只要能把这些资源利用好,我相信咱们自己造出的船只,不比洋人的差。”

    看来曾纪泽前一阶段,辛苦建立的一些西事业是没有白费,当涉及到造船这种综和性较高的行业时,原有的那些都可以作为基础来帮助。

    “那么,你对船厂新要建造的舰船种类有什么看法呢?听你刚才之言,你是以造木制船为主了?”曾纪泽心里已有长远的打算。

    徐寿点头道:“欧美国家都是以木制船为主,只不过他们已开始大规模的开始改风帆为蒸汽驱动,咱们从现在起就仿他们制船,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追上他们的脚步。”

    “我们可以尝试造铁舰。”曾纪泽摇摇头,中国从洋务运动开始,无论是造枪造炮还是造船,总是走着模仿跟随西方的脚步,可是技术的消息和成型都是需要时间的,等你能熟练的造前膛枪时,人家已开始后膛枪,等你追着赶着造后膛枪时,人家又造出了机枪,不管怎么努力,总是慢半拍。有时候啊,并非是你不努力,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曾纪泽这个“洋务派”和李鸿章、徐寿这些人是不同的,他洞悉着这个世界的发展方向,所以他有更优的选择,可以避免走更多的弯路,他对徐寿说:“你说的不错,木制蒸汽船确实是现在各国海军的主力,但它的时代很快就要结束,不久的将来,各国海军都将进入一个铁的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