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说服曾国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九章 说服曾国荃 (第2/3页)

,不过谈完公事,彭玉麟就告辞了。曾国荃说前线公务繁忙,让柳寿田代为相送。

    彭玉麟和柳寿天走后,大帐之中只剩下曾纪泽和曾国荃。曾纪泽这时突然脸色变得异常严肃,小声对曾国荃说:“九叔,我实话跟你说了吧,这次侄儿来,是有要事相商。“

    曾国荃道:”贤侄,我们都是一家人,有事不用遮遮掩掩。“

    曾纪泽道:”九叔,现在天下谁都知道,太平天国就要完了。拿下金陵之后,你又有何打算?”

    曾国荃道:“我一向杀人如麻,挥金如土。待灭了发匪之后,就归隐家乡,痛痛快快挥霍藏在家里地那些银子。”

    曾纪泽说:“功成名就,安享晚年,这很好。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待到太平军被灭,放眼天下,谁还是咱们湘军和淮军的对手。自古君主多可共患难,而不可同富贵,何况是如今满人掌握大权的朝代。满人一向对咱们汉人心存猜忌,到时就怕功高震主。你和爹都不会有好下场。“

    曾国荃听了这话,变了脸色,怕隔墙有耳,将帐帘放下,声音压到低得不能再低,对曾纪泽说:“这事我其实也考虑过,可是到时朝廷真铁了心对咱们曾家动手,咱们能有什么办法呢?当年在安庆,九叔就劝过你父亲自立,可惜大哥很顽固啊。”

    曾纪泽道:“满人入关、窃得神器已有两百多年,而今天下糜烂,百姓困苦。我们曾家坐拥湘、淮二军,数十万之众,天下无人能敌,正当趁此良机,为天下之汉人做主,重振华夏。这正是上天赐于我曾家的绝好时机。九叔,你不是要挥金如土吗,家里那点钱财算什么,大丈夫要挥霍就挥霍个痛快,只要大业成功,天下都是咱们曾家的,这才是真正的痛快。”

    曾国荃道:“你九叔我一生杀人无数,死了好几次了。北京那个满人朝廷,我早就看着不顺眼了。但是大哥是铁石心肠,怕劝不动。他要是不答应,这件事就难办。”

    曾纪泽笑了笑,成竹在胸,对曾国荃说:“父亲只是处事谨慎,我看他心里未必没有过这事,多半是顾忌太多。不瞒九叔,父亲最担心的是军饷问题,但是侄儿以前到南洋,已经建立了基地,发展全球贸易,给淮军和湘军提供几年军饷没有问题,更何况,有东南半壁江山在手,咸丰皇帝曾有圣旨,对天下允诺,先入天京者封王!我们至少要满清裂土封王!”

    曾国荃听了,精神为之一振,道:“我们可以学学陈桥兵变,给大哥黄袍加身。裂土封王也不错。”

    曾纪泽慷慨道:“此事决系着咱们曾家的兴亡,湘军淮军众将士的前途,还有几万万百姓的存亡,就算父亲他不答应,一旦大势已定,父亲不答应也得答应。总之,我们曾家不可任人宰割。”

    曾国荃走了过来,拍了拍曾纪泽的肩膀,笑道:“贤侄,你做起事倒是有你九叔我的风范。”

    曾纪泽是这么想的,虽然历史上传言,曾国藩屡拒下属地拥立之举,并最终裁撤湘军,但这并不能代表他就从未有过称帝之心。譬如那王莽,未篡汉之前,也是当世之道德典范。世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由结果而推过程,这本身就存在着众多的变数。

    曾纪泽是想把他老爹当李渊来对待,他要做秦王李世民。退一步讲,即便不反清,至少也要把南方数省控制住,逼迫清廷裂土封王,然后再慢慢积蓄力量,把满清赶到关外。

    曾国荃基本赞同了曾纪泽的想法,他曾老九也是老谋深算之人,他提醒曾纪泽说:“自立之事,湘军之中,除了九叔我之外,铁定支持大哥的估计只有曾家的嫡系部队,还有李续宾、李续宜,还有彭玉麟和鲍超。其他人如刘坤一、杨岳斌、刘长佑等人,恐怕是墙头草。特别是左宗棠,我们还需要提防。”

    曾纪泽道:“左宗棠那人我知道,这个人有点目空一切的性子,我认为,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