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天京会战(1) (第2/3页)
筹集了20万两饷银,并且还为曾国荃的吉字营采购了大量的洋枪洋炮。
作为江苏巡抚,通过主政一方,曾纪泽意识到,即便是经济发达如上海这种地方,当地主流阶层的思想还是保守的。而农民占大多数人口,也只关心种田地。他没有急于搞洋务和贸易,在幕僚的帮助下,曾纪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恢复农业经济,比如减免田税,给农民返还耕牛、种子等,并且利用官绅所缴纳的税收来补贴农业活动的支出。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从而使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有所改善。在科举制度上,曾纪泽也在苏州设立新科,并增加上海及其附近地区的乡试名额,除此之外,他还在苏州重建了两个书院。
曾纪泽的一系列符合实际的举措和手段,让他很快成了手握重兵、身兼巡抚的江苏实权人物。然后,曾纪泽根据曾国藩的指示,立即发动苏南反攻,并利用太平军叛徒徐佩瑗,让他在太平军内部制造叛乱。
而李秀成方面,他们率兵杀回天京,就碰上吉字营这种硬骨头,此时,吉字营两万人已经全部到了天京。李秀成等人二十万大军对阵这两万湘军,却屡次受挫。
因为吉字营很有钱,当年打下第一座重镇吉安之后,曾国荃就急急忙忙赶回老家买房置地。打下安庆之后,曾国荃找来湘军水师,然后让这些满载抢来的金银财宝从长江一直开到湘乡老家,看得乡亲们的眼珠子都差点蹦出来了。
将心比心,曾国荃懂得手下将士升官发财的心思,对于战后掳掠之事从不过问,所以他的吉字营抢起钱来大约是当时胆子最大,日后遭到非议最多的湘军部队。每次从太平军手里夺得城池后,曾国荃就给他们放假三天,任他们胡作非为,奸淫掳掠,部下们就算做得再过分,也不用担心领导批评。用曾国荃自己的话来说,“老子出生入死,拿点钱怎么了?”
跟长毛拼命的这些年,曾国荃和他手下的高级员工们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这些农民背井离乡出来打仗,就是冲着官和钱来的。在他们眼里,九帅的确是一位懂得人性、通情达理、懂得下属疾苦的高明领导,他们愿意跟他出生入死。所以吉字营,这是一支敢于亮剑的部队。这支部队在曾国荃的带领下变成了一狼群。曾国荃统帅吉字营,一直杀到天京城外,并要一举拿下天京,活捉洪秀全。
曾国荃带着九千人连破重地险关芜湖和金柱关,一口气打到雨花台,离天京城仅仅只有四里之遥,这时李秀成等人回来,他们也不可能就这么撤走。
训话时,曾国荃对吉字营的两万将士说:“弟兄们,我们的眼前,就是天京,里面金山银山无数,美女无数,有骨气的,就留下来跟本帅去洪贼的龙床滚一滚,去他的金銮殿坐一坐龙椅!怕死的,现在就可以回老家,本帅提供路费。”
“我们跟着九帅杀进天京,去坐龙椅,滚龙床!”吉字营的将士士气高昂,没有一个人回老家。
不过,曾国荃他们的处境十分危险:驻扎在天京外围湘军的总兵力,满打满算不过两万三千人,其他几路人马此时还在两百里开外的宁国一带和芜湖以西。原本计划在北路呼应的“多龙”多隆阿,因为不满曾国藩对他的嘉奖,赌气去了陕西打捻军;原本计划从西南策应的鲍超被杨辅清牵制在皖南,这时候还没有杀到宁国;原来计划从西面配合的冯子材大军,也被太平军胶结在镇江动弹不得。
曾国荃的孤军深入,让曾国藩非常不安,除了关心弟弟的安危,他还担心曾家多年来的努力会毁于一旦。早在曾国荃打下芜湖和金柱关的时候,曾国藩就再次急忙写了一封特快专递,严令曾国荃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坚守休整待命,等到鲍超打到九洑洲之后,然后再挥师东进不迟。
曾国藩只好一边心揣不安,一边想办法提供支援,一是要保证吉字营的粮道畅通,二是要想办法抽调援军,给曾国荃不断地输血,尽量增派援军。
在李秀成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