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陈玉成自寻死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六章 陈玉成自寻死路 (第3/3页)

湘军浴血奋战。

    陈玉成做出如上选择的重要原因,就是陈玉成把皖北的得失和天国的兴亡,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否则他应该是自己远离皖北而不是将精锐再次调离自己的身边,但正如赖文光后来所说,陈玉成的这个选择,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天国。因为陈玉成是天国此时两根最重要的顶梁柱,他不爱惜自己,从根本上来看也就是不爱惜天国。只可惜当时他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就在远征军出发不久,天王洪秀全的圣旨也发到庐州,命令陈玉成积极与湘军开战,夺粮接济天京。洪秀全的这道诏书,或许让陈玉成无意识地看到了自己的重要性,于是急令陈德才和其他三王放弃远征,火速回师庐州。可是远征军却一直没有回来,个中缘由后文再表。

    从派遣远征军这一决定来看,此时的陈玉成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看到了重振皖北希望渺茫,但另一方面他又想坚守皖北,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做出了上述分兵的决策,从而进一步削弱了自己的实力,也加速了庐州危机的到来。

    陈玉成刚到庐州不久,城外很快就狼烟四起。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一个赶到庐州的清军将领,还是陈玉成的老对手多隆阿。

    就在洪秀全的诏书到达庐州的同一天,多隆阿也从舒城出发,率领十四营清军直逼庐州城。

    陈玉成在桐城挂车河先后三次败于多隆阿,已经充分领教了这个绿营奇迹“多龙”的厉害,他知道单凭自己手下这点兵力,肯定不是他的对手,这才意识到派遣远征军是一个错误,于是写了一封告急信给陈德才,让他率兵回援庐州。

    可是求援信石沉大海,迟迟不见陈德才的回信,也不见远征军的影子。原来,这封信已经被清军截获。就算陈德才收到信函,能不能赶到也是个问题,因为此时他们已经越过颍州向河南进军。(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