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约定 (第2/3页)
。
英武候也是一个年轻气盛的主,不看看现在朝堂的势力,皇权都被瓜分的所剩无几了,一个小小的侯爷还敢大言不惭的和蔡大人叫板,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自量力的举动。
可是反观吴熙的表情,很轻松,不管是谁应战,都不能影响他的决定。
一脸有说有笑的说道:“那就好,三天之内,拿出证据,证明本候是杀人凶手,那么本候宁愿束手就擒,如果三天之后,你没有办法拿出证据的话,本候就会找出凶手,以示清白,到时候,你们兑现承诺的时候,希望你们不要对自己手软才是啊。”
吴侯简直就是要疯了,他根本不知道他要面对的是谁,或者说,他自己即将要面临的致命打击。
蔡京在东京城算是老资格的权贵了,不仅根深蒂固,更是分割了皇权,这个就比较厉害了。
皇权是皇族权利的象征,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社会里,从来都没有像宋朝这样,大臣把黄权分割出去的,只有宋朝做到了,这就是一种进步。
但同时和当时的社会又不符,所以走的是一个四不像的权利体系。
君主立宪制在封建主义社会里生根发芽了。
可是这样先进的社会制度,被一些把持朝政的份子给破坏的七零八落了。
要不然赵家的天下或许真的能万世永流传了。
可惜了,没有人是预言家,他们始终认为他们的那一套很厉害,还不到覆灭的时候,所以肆无忌惮的消费皇权,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发生。
吴熙现在不敢做先知先觉,他的来历已经饱受争议了,要是他说她是一个来自后世的人,这里发生的或者是将要发生的事情他都十知道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绝对会被当成神经病关在屋子里,终年不要去过常人的生活了。
所以先知过得日子并不怎么样,多舒服情况下是在守秘密变得疑神疑鬼。
这就是所谓得天机,天机就是不能说的秘密,就算是能说,也不会有人又相信的。
就像他现在说过两年金人就会把整个朝廷全部搬到北国,这些全然不会相信的,因为他们不相信没有金钱办不成的事情。
吴熙就是一个先觉者,如果吴熙出了事,靖康之耻还是会如期而来的。
所以吴熙有的是筹码和他们周旋,顶多多和他们周旋一些时间而已。
吴熙不用反击的手段都能让他们慢慢知道他是个干什么的了。
“就这么定了,三天之后见分晓。”
皇帝是看热闹不怕事大,本来就没有多少权利,看臣下之间斗法也很不错。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没有人觉得不妥。
就连蔡家都觉得这是吴熙在自找苦吃。
只有童贯这个以前和蔡京走的很近的童贯不以为然的摇着头走开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心里想着什么。
其实吴熙心里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破获这样的谜案,多数还是需要仰仗手下的人去尽心尽力的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