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六章:重回长安 委以重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六章:重回长安 委以重任 (第2/3页)



    李世民已经是许久没有见杜荷了,上一次因为杜荷与汉王李元昌双方斗殴的事情,惹恼了众多大臣,因此才将杜荷降职到太原府担任了一个刺史,没想到这小子在太原府有做了些好事情,不仅是建造了私塾,也通过私塾这件事情,扶持了寒门学子,这样一来,只要是寒门之中多出些才子,那么世家大族将不会对朝廷构成任何威胁了,虽说这只是杜荷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是,对于他来说,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如今杜荷已经没有在太原府继续流下去的必要了,因此,这才将其召唤了回来,李世民看着略有疲惫的杜荷说道:“子明一路辛苦了,你在太原府建立私塾的事情,朕已经告诉众位大臣们了,对于朝廷来说,这可是一件大事情,所以你说你要什么奖励。”

    杜荷暗暗一愣,自己不过是建造了一些私塾,怎么也算是大功一件,其实他并不知道将建立私塾种种好处的话,是褚遂良和孔颖达两人说给李世民的,这两人自从太原府回来之后,对于杜荷在太原府各地建造私塾的事情,对李世民说了好几次,他们认为只要私塾一直存在下去,那么他就将源源不断的给大唐提供各种各样的人才,那么这样想来,杜荷建造的私塾是不是给大唐留下了一个宝贵的财富。

    看着杜荷不说话,孔颖达便上前一步说道:“陛下须知,驸马爷在太原府各地建造的私塾,对于一些寒门学子来说,这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陛下也知道如今寒门里也有许多有才识,有才学的人,不过他们就是苦于没有书籍,没有地方上学,驸马爷创造的印刷术解决了寒门学子们的书本问题,如今有通过建造私塾给了那些寒门学子一个可以学习的地方,这对于我大唐的未来将是弥足珍贵的,只要我大唐的人才多了,那么我大唐长治久安就不再是不可实现的。”

    孔颖达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说完之后,众位大臣都默默的点了点头,对与孔颖达的话,那是深信不疑,李世民捋着胡须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这次驸马无意中建造的私塾,可谓是解了我大唐对人才的燃眉之急,朕即位一来,对于有本事的人,有学识的人一直是渴望之极,驸马给寒门学子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那么朕自然是万分开心的,这对于我大唐而言也是一件喜事。“

    李世民看了杜荷一眼,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杜荷听旨,鉴于杜荷杜子明在太原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建立了私塾一事有功于朝廷,有功于天下百姓,就册封杜荷为兵部尚书,左卫大将军,骊山下的军事基地,还是由你担任吧,另外你建立了私塾,估计对与教育方面也有不少心得,没事的话,就多和孔大人交流一下,看私塾这件事情能不能在我大唐各州各府都由官府出面建造一个。“

    杜荷闻言想了想觉得,如今大唐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有钱的家族,自己家里都是有私塾的,这种私塾一般而言都是私人性质的,那些寒门学子自然是不可能进入到这些私人的私塾进行学习的,由朝廷出面在各府各州建立私塾的话,所需经费肯定是巨大的,虽然大唐如今国库充盈,但是经过几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