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零九章:大实干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零九章:大实干家 (第2/3页)

出的水泥,先被马鸿用于修建从南郑城到成固城的主干道。马鸿亲自编写公路修建的施工工艺和流程,并亲自教了一批工匠,然后开始修建公路,这些公路被马鸿规定修为四米宽,普通的水泥路。由于施工技术比起现代要差上许多,即使投用了大量民众施工,但进度和质量比起现代的公路都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当然与那些偷工减料的公路除外。

    建安十一年四月的时候,第一条从南郑城到成固县城一百里的水泥路修筑成功,由于这个时代,马牛驴骡子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当然非要说也能骑猪,那也是可以的。这些动物有种共同的特点就是适合在质软的道路上行走,无论是沙地还是土地都可以,但换上水泥路的话,尽管有马蹄铁也比较伤害马的脚掌,在马上坡的时候,由于摩擦不足,很可能造成马儿摔倒,所以马鸿在修路的时候,特地在水泥路中间设置一条宽八十公分的马道,用于马儿行走。

    修建道路的同时,也集结民众修建水利,并给民众发工钱,民众除了种田之外还能靠做工养家,由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问世,汉中的泥瓦匠成了最火的职业,大学城的土木科的学生越来越多。

    路若是修好了,那么益州的绢便能更快的运到襄阳,而襄阳的鱼米运到汉中也会节省不少时间,这样便会产生更多的商人,就能有更多的税收,人民越来越富,国家才会越来越强胜。马鸿已经做出了决定,要想成为最强的势力,首先要成为最富的势力,先建立一个商业帝国,这样下去,才有更多的军费来支持他打仗,而不是像上一次与曹操血拼一场,几乎耗尽了凉州的钱粮。

    随着水泥的推广,在马鸿领地下,襄阳、长安、冀县、金城、华阴、上庸等地先后建造水泥厂,开始兴修水利,建造公路。

    由于水泥取材方便,造价便宜,廉价又节省时间,而且做出的房屋比较结实,而且还能盖起来较为高的房屋,所以越来越多的民众在建造房屋的时候,一改以往的木结构,而改用砖混结构。混凝土问世之后,马鸿开始兜售砖混结构的建筑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