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人才 (第2/3页)
不过阳羡紧靠钱塘,再往南便是会稽郡,周边山越夷人之患同样不小,所以要保持阳羡的稳定,必需有一个文治武功都不弱的主官坐镇,方才能够维护好阳羡的长治久安。
思虑之下,陶商抬头看到堂下的陈武正手持一卷竹简,正看得津津有味,而他那个儿子,则一脸兴奋的拉着门口的甘宁,不知道在说着什么,甘宁平时训练极严,但对少年人还是十分亲切,对于陈脩那问不完的问题,倒也没有丝毫不耐,反而认真一一给予作答。
要稳定吴郡的局面,阳羡城必须留下一得力大将坐镇,套上思来想去,最终将人选定为贺齐,贺齐文治武功其实都不错,只是没有参与中原之战,所以不是太有名,但陶商却清楚这人的本事。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打算,眼下还是要先拿下吴郡,将整个江东纳入版图再说,吴郡已经是江东最后一块地盘了,陶商命兵马休整一日,便往吴县而行。
消灭严白虎的叛乱,陶商的军队虽然没有得到扩大,相反兵力从出兵的一万,反而缩减成了九千,这其中虽然收编了三千余俘虏,但这批俘虏,多半分散编入了海盐,由拳、阳羡三县新成立的城防营。
即便是九千人马,在如今的吴郡来说,也绝对是一股强大的势力,当大军抵达娄县城外后,陶商在先一步从吴县返回的华歆引领下,仅带着秦河和甘宁二人,步入了娄县县衙,拜访了县令张纮。
张纮经过前番华歆的游说,心底已经倾向陶商一方,加上陶商如今又平定了严白虎叛乱,无论是军威还是声名都是大震,更是让他心中的天平悄悄的倾向了陶商。
所以在得知陶商率军抵达娄县外时,张纮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陶商能够入城当面一叙,张纮之所以提这个要求,一是想试探一下陶商的胆量,二是想通过当面会晤,来进一步的了解陶商,看看这个人究竟值不值得他托付身家性命。
站在台阶下相迎的张纮,远远的便看到马背上的陶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