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根据地 (第3/3页)
百姓连字都认识几个,更不要说政治远见及谋略等等了。
起义之后渐渐变质,成为了流寇,本为百姓,却终究又被百姓唾弃。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这一路之上,陶商已经想了无数落脚之地,从荆州到益州、江东等地,此事诸侯割据还未开始,似乎哪里都有机会。
但要想白手起家,又要背着反贼之名,必须要选一个不受世家影响,又远离朝廷的地方,才能安心发展。
现在在他身边的人,除了徐晃有些见识之外,任昂还不知深浅,没有一个像样的谋士,一切去留,都要陶商自己来决断。
这是极为关键的一步,所以徐晃并未发言,任昂也知趣的置身事外,其他人都对陶商唯命是从。
现在终于成了自由之身,再也没有人来干涉左右,一身轻松的陶商却又觉得头疼无比,仿佛成了一个大家族的族长,自有固然是好,但这些人的吃喝拉撒,却都着落在他身上。
眼下身在江陵境内,要想辗转其他地方太过冒险,南郡世家盘根错节,又是四战之地,难以落脚,江东的形势更为复杂。
就近又最利于发展的地方,只有荆南四郡,长沙区星造反,桂阳、零陵也有人响应,眼下正处在混乱时期,而刘备来到荆州之后,也是靠着这四郡逐步发展起来。
长沙四郡远离中原,短期之内不会受到战火波及,而荆州刺史王睿被杀,朝廷再派人来接替,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难以顾忌到长沙等地的叛乱。
陶商的目标便对准了荆南四郡,而最好的突破口,莫过于正和官兵大战的区星,这些义军,需要一个真正的头领。
吃着抓来烤熟的山鸡和野兔,陶商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众人,既然决心为贼造反,就从贼窟里开始。
区星手下有近万人,再加上其他各郡响应的义军,如果能全部收纳,以这西郡为根据地,可西进益州,也能北攻荆州,甚至东取吴郡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