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救人 (第2/3页)
他们在城中寻一根齐眉短棍,枪棍有共通之处,应该都差不多。
打开房门,却见月光之下站着一个人影,正静静地看着他,正是李通,一身轻便的打扮,腰悬宝剑。
陶商一愣:“文达,这么晚了还不休息,找我有事?”
李通上前一步,抱拳道:“将军若去救人,李通愿往!”
陶商一笑,知道李通已经做出了决定,言道:“这可是掉脑袋的事,你要想好!”
李通淡然一笑:“将军莫忘了我之前的身份!”
陶商没有再多说,走到院中拍了拍李通的肩膀,笑道:“走吧,出发!”
两人一前一后从后门走出大院,剩余的十几个士兵都是他和李通的亲信,都值得信赖,不需要刻意安排。
两人都打扮成了寻常百姓的模样,根本不会惹人注意,在人潮中走出长安城,此时已经快到酉时,城门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关闭,赶时间出城的人有不少。
来至约定的地方,徐晃等人也先后到来,各自穿着黑色的衣衫,头巾也已准备好,买的是羌人惯用的弯刀,其他的火折子、钩索等,一应俱全。
陶商检查了一遍装备,确认无误之后,和众人走向在月色掩映下走向浐河,顺着浐河向北,不多时便看到了驻扎在渡口的军营。
浐河是长安重要的水运通道之一,凉州的粮草和其他物品大多从此运输,这个渡口也是军事重地,董卓为段煨争取这个位置,就是保证自己军中的粮草供应,又能从中捞取些好处,一举两得。
此处一共有两千守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毕竟是长安边上,不会有贼军侵扰,只是震慑作用,一到后半夜,巡逻的士兵只有两三队,例行公事。
几人在军营三里外的河岸边上停下来,隐藏在草丛之中,观察着营寨动静,守军们大多已经休息,只有少数几人还在闲逛,巡逻的士兵果然不多,最先要做的便是找出秦河被关押的地方。
李通自告奋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