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授艺 (第3/3页)
以卢植、杨彪、皇甫嵩等人的能力,怎能看不出皇帝的无能和十常侍的荒唐,只是这个年代的忠君思想让他们还在坚守自己的职权,即便心中再有怨怼,也要恪尽职守,全力以赴。
与其诅咒一切黑暗,不如点亮一盏明灯!
看着卢植额头上的皱纹和发髻间的银发,陶商不由想起了这句诗歌,正是由于这群人的坚持,才让已经腐朽的大汉朝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
虽然身居尚书高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卢植在家中并无半分威严的架势,即便是对徐晃,也十分亲和,这让一直紧张的徐晃放松不少。
即便他自负本事,但此时毕竟还只是一个连小兵卒都不如的人物,甚至还是黄巾军的身份,能见到皇甫嵩这样的人物的确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书房之中,卢植夸赞了一番陶商,前一阵演武的确表现不错,而且对徐晃也是评价不错,只看徐晃的那副大身板和整个人的气度,就与众不同。
不过陶商也很直接,他可没有多余的时间向卢植学习什么经注史集,直接言明自己就是来学习兵法的,当然治国安邦的本事也来者不拒。
“治世用文,治国安民,乱世用武,忠心报国!”
陶商简单直白的一句话,就让卢植暗自点头,他的确没想到陶商身在洛阳,还能看出天下之乱,可见他和别的那些士子有所不同,在朝堂上,真正忧国忧民的又有几人?
接下来的时间,除了正常上朝之外,卢植几乎每天都在家中教导陶商和卢毓,徐晃在一旁旁听,晚上又和陶商讨论,获益匪浅。
果然不愧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徐晃在军事方面的悟性,比陶商想象中的还要高许多,他之所以能够举一反三,是靠着前半生的经验和极高的军事素养,但徐晃却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本能。
初时卢植教导三人,到后来陶商便参与了讨论,很多见解和看法让卢植颇为震撼,此事想起朱儁说的话,不由深以为然,陶商这样聪明的学生,哪一个老师不愿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