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 满江红(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4章 满江红(一) (第2/3页)

内大量安置外族人的先例,也埋下了大罗马帝国走向衰弱的祸根。

    历史学家司马迁记载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从此,大秦帝国深深以罗马帝国为借鉴,大规模施行秦化政策,历史上的五胡乱华等就远离了这个界面的中原。

    大罗马帝国奴隶劳动力的再生产主要是靠掠夺日耳曼人来完成的。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后,有的被安置在人烟稀少的荒芜地区,有的被分配在皇室的大地产及富裕大地主的土地上受其役使,从而成为罗马特别的“奴隶”、“自由劳动者”。除农业生活外,日耳曼人还大量进入罗马人的家庭生活中去,充当仆役。这个时候的日尔曼人在罗马人眼中其实就是一个会说话的工具。

    据大罗马帝国阿非利加省塞利尼的知识分子记载,几乎每一个罗马人的家庭都有一个哥特人或高卢人的侍者或酒役、厨子或管家。日耳曼人进入罗马的第二条渠道是以雇佣军的身份进入罗马,补充帝国的兵源。由于兵源不足,不论是罗马帝国皇帝还是将领都喜欢到日耳曼和其他蛮族那里去雇佣士兵,这不仅因为他们同仇视政府的本地居民联系不多,而且也由于他们富有较强的战斗性。

    日耳曼人崇尚冒险、厮杀,“他们的全部生活只有狩猎和追逐战争。在大罗马帝国的贵族的周围,集结了一批专门以战争为职业的好战的青年,即所谓“亲兵”,其战斗力尤其引人瞩目,甚至大罗马帝国皇帝的亲兵都是不少高卢人。

    这些日耳曼人被召进来以后,便成为罗马特殊的民族,在大罗马帝国,他们负责戍守边防,抵御其他蛮人的侵扰,维持国内治安。随着人数的日益增多,他们在帝**事、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有的成为高级长官,甚至皇帝的卫队也大都由日耳曼人组成。日耳曼军团不仅驻守在帝国边疆上,有的也驻守在帝国境内,特别是高卢省。

    太平六年之后,随着大罗马帝国面临匈奴的巨大威胁,大罗马帝国爱国主义泛滥,要求帝国内部团结一切民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