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造纸术与毛笔的问世 (第3/3页)
地球华夏历史上的蒙恬为秦始皇得力大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占领河套,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
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记载,“蒙“以蒙山为氏。先世为齐国人,战国时,祖父蒙骜于齐投靠秦武王(后称秦武帝),领军攻打韩、赵、匈奴,累官至“上卿“。父亲蒙武也为秦将,曾任秦内史,与秦将白起联手灭掉楚国。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武王,官至上卿。蒙恬成长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天资聪颖,熟读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军事素养。
由于几线开战(大秦帝国此刻在攻打朝鲜半岛以及在南方开疆拓土),大月氏国力也非常强盛,大秦帝国跟大月氏的战争打得很艰苦,从太平三年到到太平五年。
大秦帝国大将蒙恬带兵在外作战,都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文帝。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后来蒙恬又使用狐狸毛等动物皮毛制造毛笔。有了毛笔,用了云秋纸,历史的巨轮开始驶向不一样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