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论必修科目的必要性 (第2/3页)
就是实力!在草原上,争夺草场和牛羊、人口,靠的是战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汉天下也差不多,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但是,先生必然知道,几十年前的大汉不是这样的,至少表面上不是如此,因为在太平时节,国家有着法律约束自己的子民,耕者有其田,便不会产生动乱,而国家的法律保障了他们耕作的权利,不会被别人掠夺,他们就能祖祖辈辈安心生活下去。小到欺诈、抢劫、偷盗等都有相应的处罚,大到杀人、叛变、通敌,也都有相应的惩处。故而,人们心中拥有一个尺度,虽然说犯罪无法杜绝,但是律法 存在是一种威慑,也是一道枷锁,大大提高犯罪成本,额,你能理解吧?可以减少犯罪的发生。
“有一句话叫乱世用重典,便是如此,乱世通常道德沦丧律法形同虚设,这时就更能体现出律法的好处了。”吕晨下了结论,“圣人的道德,只能约束有道德的人,但是天下不学之人更多,且人皆有贪欲,谁能约束?唯有律法!故而,道德固然重要,它是律法构造的基础,却绝对无法取代律法。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你准备怎么用道德去惩罚他?画个圈圈诅咒他么?所以,一个官员如果连律法都不懂,不理解,如何掌管子民?”
“乱世用重典?法学可设为必修科目,那格物呢?我观其虽然颇为精妙,但却与天下安危关系不大。”庞德公又问道。
“格物致知。”吕晨微微一笑,这个是最简单的,“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是,我却以为,圣人的第一句话非常正确,第二句话也很有道理,可是,第二句话却并不全面。因为,许多事情是人们根本不知道的,不论你我还是圣人,都不懂,我们去问谁?”
“大贤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如何会有不知道的?”庞德公道。
“那老先生知道后五百年吗?不说五百年,你知道一年后,天下纷争会走向何方吗?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吕晨心想,本来我是知道的,但是,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