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关于符咒 (第2/3页)
以前偶尔见过,听说过的都不一样。首先生长在赶尸世家的云希明并没有见过这样的花纹,灵符一类的大多都是一些画符,说鬼画符,鬼画符,就是这么得来的。但是这面墙上雕刻的花纹复杂的程度难以想象,甚至不亚于那些精细匠人们雕刻的壁画,只是看不出刻的是什么罢了。另外灵符一类的一般都是画在纸上,使用方法分为:烧、佩、贴、食、煮、擦、喷、抹。除了佩戴和贴额头意外,其余六种使用方法都需要先将符纸烧成灰,然后或喷,或抹。像这样简单粗暴的直接刻在墙壁上的别说见过,就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里的符咒才格外厉害,所以连蓟子洋那样的怪物都经受不住了。
我们一边缓慢的向前移动,一边仔细的观察那些花纹,刻得是什么我们看不出来,只是特别感慨这些花纹的制作工艺真的是出神入化,那些符文有的地方粗犷线条宽阔,有的地方又突然密集起来,像是水面上的波纹一样层层叠叠非常细腻。这种工艺现在定名为铜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候,铜雕不宜保存,动辄就会氧化,所以我见到的并不多,但是这样一整个密道的墙壁都是保存完好的铜雕作品,如果面世,一定是稀世珍品。
我用手摸了摸那墙上的铜雕花纹,非但没有感觉到氧化锈蚀的痕迹,反而有一种铜独有的光滑质感,这个墓室虽然并不算过于潮湿,但是也绝不是一个干燥的地方,这样巨大的铜雕竟然保存的如此完好,简直就是奇迹。云希明也在反复摩擦那些铜雕,似乎和我想到了一处。
“完全没有锈蚀的迹象,保存的非常完整,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阴阴,你们家都是做古董家具的,对这些应该冻得比我们多,知道他们用了什么方法么?”云希明问。
“现在保存铜雕一般有三种方式:氧化银法,适用于养护小面积的氧化和锈蚀;碱液浸泡法,这密道墙壁面积这样大,置换反应的时间有相当长,显然并不适用;最后一种是苯骈三氮唑法,简单地说就是在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