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9章 机械进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9章 机械进步 (第2/3页)

在锻造和加工方面,自从文明早期开始就是一个严重短板,原因也在于中国的地理特点是大面积的平原加上四分五裂的山区,谁能“问鼎中原”,就会拥有对整个天下的主导权。天然的地理结构决定了文明早期时代的中国也没有环地中海那样的组织力需求和军事需求,礼器和农具方面的需求多于军事及政治或宗教方面的需求,因此青铜时代的锻造技术就长期落伍。新朝开国以来在尽最大努力的重塑之下,弥补了相比欧洲在水力锻机与冷热锻造方面工艺技巧的新朝已经开始将整体的金属加工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甚至明显超越了工业时代早期的西方,除了铁产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之外,锻钢方面的产量在新朝二十年几乎达到了同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夕的西方差不多的水平。铁产量方面的产量并不多,也是因为在现代重工业、现代建筑业、铁路行业时代整个社会的用铁量并不算多。水力锻造技术开始在农具中广泛应用还有西征结束之后的军备下降甚至还让铁产量在很大程度上下滑,甚至下滑到未必比宋明巅峰时期高多少的程度。

    而如今的蒸汽机也不是像历史上欧洲那样实际经济需求带来的产物,大致属于中央主导的纯科研项目而已。

    经济在很长一短时间以来日新月异的改善甚至让张海放松了对这方面的关注,直到最近以来通过制度与理念变革的经济潜力几乎将要耗尽的时候,才开始重新关注其这方面的进展起来。

    “自从两宋以来,北方一代居民们的日常砍柴就越来越困难了,新朝以来,煤炭的需求量更是大增。按照圣主当年的笔记指点,我们的凝结式气压蒸汽抽水机在数年前在蒸汽机刚刚进行探索的时候就试制出来了,并且进行了不少的改进。现在已经能够制造出10马力的抽水机,考虑到机器的轮班对比人的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