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李朝来使 (第2/3页)
。
旧时并没有现代的大使制度,不过做为理论上的宗主国,自明代开始也有类似归为礼部管辖的类似机构。如会同馆,四译馆。负责各国来使的接待和翻译工作。
新朝定都南京之后,因为张海等人的宅院一直并不辉煌气派,负责这方面事情的李峰等人也不得不把这类机构降低要求,整个南京城负责口译与接待的会同十八馆似乎同寻常殷实人家的民宅没有多大区别,四译馆内工作的旧有官员也是如此。现代时按照西方的规矩使馆属于使节的领地,而在此时还没有这个规矩。十八馆的主权属于做为宗主国,君主随时可以去各馆光顾。各馆的管理也完全由宗主国的人员负责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是国际客栈一般。
自从明朝二百年前就定都京师以来,南京的会同馆本来就破旧不堪,也就是近几个月随着残明政权的彻底瓦解和新朝统一关内关外,这长期沉寂的南京会同馆才有了些人气。
第一个来华的当然也是朝鲜李家的使者,想看看这拥有强大战争潜力的新朝对待朝鲜问题的态度。
几乎同明朝一样,依赖于儒家知识分子阶层的李朝也在16世纪后期开始逐步面临党争,利益集团宗族化,依靠学田的田产隐匿等种种问题。尽管有这些问题存在,对于君主王朝来说这种类儒家知识分子利益集团仍然是传统皇权的各种依靠中最为可靠的一种,至少使李朝在几百年内虽然面对各种内患,却很少因为内患而面临亡国危机。主要的问题不过是外患而已,而在此时的朝鲜人看来,只要能够有效的依靠大国,那么外患就不是问题。
李倧不是合法上位而是通过宫廷政变才上位的朝鲜君主,因此即便是几年前在新朝的压力下风雨飘摇的残明政权对于这位非法上位的新君也并不打算正式承认,甚至还要在史书上黑上几笔。
而通过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