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 车夫报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章 车夫报童 (第2/3页)

要养活的人众多,这些后世的城镇底层行当在现下高福利保障的京师真有什么生存的余地么或者会不会价格过高

    “这些人的日收入情况怎么样”张海认真的像李峰问道。

    “我们的工匠为了减少通勤时间家属区往往临近皇城,不过南京内外城的面积不小,市里的不少集市及游乐区文化区距离居民区有不少的道路,因此人力车还是有一些空间的。但是要保证这些人的全职,则价格上就只能降低到一里一文,十里大概十文钱,这是人们心理上能够接受的一个底线”

    张海大致心算到:一里一文,那是相当于后世两里大几毛钱,比出租汽车要便宜的多,接近公交车的价格了。这人力车也能赚到够养家的钱

    “速度上怎么样劳动强度呢”

    李峰对于这种问题没必要隐瞒,回道:“按我们的调查,早中晚三个高峰加上中间的一些零星过客,平均每人每日劳动大概拉车八十里左右排除个别风雨日和休息日,大概是月收入两千四百多文钱,我们只出维修费,实际大概月收入两千文;比我们队伍内的工匠收入要低不少,但也高于以前不少旧工匠了。

    张海却了解到一些实际情况有些忧虑的问道:“那也低于我们向京城内的不少京师户籍的丁口提供的收入了。不会是从队伍里找的人吧”

    “自从我们重修了各处城门扩大了人流通过能力,也在城内新建了不少客栈,并把以前被清理出南京城的一些房屋出租后,乡里来的外地人口比例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不少的,估测大概全城人口一成左右。这些低端的体力工作总要有人来做,要不要靠财政支持把这些人扶助到京师正常的收入水平上那其实也没有多少负担,按一千人计,每年几万千文而已。”

    李峰知道在张海的眼中经营国家和经营经济单位是不同的,有些方面要尽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