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6章 出海追敌(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6章 出海追敌(四) (第2/3页)

消息也没有准数。

    “郑氏控制区内大概人口二百万左右,阮氏内控制人口大概百万左右。双方的国力之比大概为二比一,不过在狭长国土下的进攻就传统军队那些能力总是进攻方吃亏一些。如果双方发生战争,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黎朝郑氏兵制仿效明时早期大概成祖太祖时代。以卫所为核心的战斗依托,一卫即为一营。内地我们遇到的那些明军大多已经不靠卫所军作战而是依靠军镇体系下的省镇营兵,而安南军队还是依靠卫所体系下的军队作战。他们大概五人为伍,五伍为队,十五队大概不到四百人为一所,六所为一卫。郑家全境为十卫,千户所二,有时也成十营。这些力量大概相当于明军省镇营兵体制下的正兵营,是有一定战斗力的队伍。现在的称呼可能有变,比如他们称所为卫,卫为军。作战的时候,黎朝军队还会动员各乡民兵乡勇大概能够凑出数千到万人不等的镇,这也是过去安南一带同我中华冲突时动不动数万大军的所谓来源。”

    “换句话说:他们的战斗力大致相当于有少量明军正规军的乡勇”战士们问道。

    “顶多是民风强悍一些,稍有战斗力的乡勇而已。黎朝军队同朝鲜一样,也习用火器弩箭等投射兵器。对于以投射兵器著称的我军来说,这反而未必有太大的压力。不过现在是多雨季多蚊虫的夏季,我们在行军潜伏的时候要有所注意了:据说这越低下南一带的蚊子能够轻易的穿透薄衣物,在潜伏的时候要把我们所携带的轻纱搭成睡袋一般的蚊帐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侵袭。干燥的木材不容易获得,就要把柴劈成薄片或碎片来最大限度的做为煮水消毒的燃料”王光一边仔细的回忆,一边对旗船上的官兵们讲到。并让官兵们把纪录下来分发到其他的船只上,这些仅仅是做为了应对意外的手段而已。从张海的教育那里承袭下来的习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