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章 兴衰思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7章 兴衰思考 (第2/3页)



    城市的兴衰,交通地位的变迁应该是首要的原因,在旧时,内河运输的地位是其他任何运输方式似乎是难以取代的。京杭运河塑造了临清扬州等运河沿线城市,而江南地区的水网则使苏州成为交通的中心。至民国时期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在类似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铁路运输取代了内河运输的这种作用。而到了石油化工领域的充分发展起来整个社会的水准进入到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70年代,江南经济地位随着水路运输的地位才有很大恢复,但也很难取代上海那种多种交通方式汇聚的中心。

    可当张海对这些苏州的行业公所了解更多,也更多的感受到这座城市中许多人的生活节奏的时候,才觉得苏杭一带在近代曾经的衰落不能完全的归结于交通地位的变迁乃至天灾及太平天国之时的战乱等诸多因素。

    “各行各业里,我最关心的还是书版文教。只靠我们弟子中的那几个佼佼者是不行的。教材的编定乃至文艺的宣传都需要有更多的人协助我们才行,不仅仅是做为传单式的宣传手段,还应该由我们来开创一种能够营生的新的文化”张海对赵征吩咐道。但思前想后,对于如何改造和发展这苏州城内的文化和经济,张海还是没有缕出个头绪来。一些制造工具标准化乃至制造上的要求,也并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推广的时候。

    除了留守必要的驻军之外队伍也没有在苏州城内做过多的停留,幸好自江北跟随队伍而来的水手和船工已经有不少,在征集了必要的人员物资之后足够可以在太湖上携带一部分火炮航行的大船掩护之下,运输的船只已经先期返航了。

    而张海所率领的队伍则继续向东展开行进,镇海卫的力量已经在之前的常州之战中削弱了不少,但在队伍继续前进的时候还是遇到了规模不小的抵抗。

    虽然张海等人的新朝大军没有像满清那样宣布削发之令,但在行军中于乡间如寻常农民军无异一般的针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