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 直捣皇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5章 直捣皇城 (第3/3页)

第二营群三个连群分别控制了城北的太平门、神策门、金川至凤仪门一带。

    刘洪涛所在的第三营群则封锁了秦淮河至正阳门一带并做为近卫营群攻坚的预备队。

    此时日头虽然有些偏西了,但张海在接到了队伍扫清了外城已经直抵南京内城城下消息的时候,仍然将近卫第一营全营在南京城东集结起来:“我们直接在朝阳门附近的城墙试试看吧大家有没有信心”

    战士们回答的声音勉强及格,但包括一些弟子在内的人们都知道这并不是应付差事儿般的形式主义,而是大多数普通战士也都明白如何克服这些看起来高不可攀的障碍。

    已经集结起来的全营十八门寿命还有上许多的九斤弹青铜炮,在朝阳门的护城河外摆开阵势,开始了对城门楼的第一轮炮火准备。

    朝阳门的城门楼是坚固的,主体完全是砖石而非木制结构,但这城门楼的修建者显然没有预料到东门将要面对的火力水平。

    城头上兵力众多的敌人虽然也像扬州的守敌一样也拥有不少火器却没有多少炮火干预在近卫营群的勉强把炮台出垛口进行对射了。使得可以部署在一百五十步左右距离护城河边的炮火甚至能够精确直瞄轰击城门楼正面的每一个箭口。

    仅仅是十几分钟内的三十余轮火力打出的五百多发炮弹,就将城门楼内的守敌连同砖石结构的楼牌彻底轰平,原本部署在那里准备迎敌的上百名“精锐”也在炮火下伤亡殆尽。

    几乎与此同时,刘洪涛第二营群所配属的加强炮连也开始对正阳门的城门楼展开助攻时的炮火准备。

    本来用于准备登城的连接起来登城板没有立即用于攻城,而是连接起来在宽阔的护城河上架起了一条可以迅速通过的通过的笔直浮桥。

    浮桥刚刚搭上人员还没有准备通过的时候,部署在城门一带尚算“堪战”的敌战兵就从城头上乃至城墙后射来阵阵箭雨暴露了守城方大股兵力所在的大致位置。而那些箭雨即便有不少射在了浮桥上,却依然没有对连接起来的浮桥产生致命影响。

    让无数敌人都为之胆寒的臼铳火力准备展开了。虽然没有鲜明的城角可以利用,但近两千名战士依然从两侧以集中在近卫营的两万余支轻臼铳和用来抛射散弹的五门臼炮将近三万枚收集后重新模好的六两重铅弹以强弩般的初速打了出去。

    这种火力准备虽然曾经让无数敌人都吃过亏,但却没有想到城头内传来的凄惨喊叫声确是如风一般连绵。

    完全没有针对这种全新敌人作战经验的南京守军,在防备上重中之中的朝阳门附近及内外几万平米的区域上部署了包括五千余名战兵在内的上万武装在猛烈的弹雨之下一下就有数千人被砸倒再地,其余的也大多不敢站起身来。

    那些仅仅能够防备普通箭矢抛射的简单盾牌甚至是临时凑合的床板根本没有多少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