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章 何去何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二章 何去何从 (第2/3页)



    “寡人正有此意,毕竟此时的晋国连个国君都没有,如果我们不乘胜占领更多的地盘,恐怕今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战机了。”

    “说实话,刚见到国君将夷吾抓回来的时候,臣也有此意,可是后来臣一想,我们还是借机回国为上。”

    “回国?”

    秦公听罢,眼睛睁大了,“如此好的战机?相国为何要劝寡人回国呢?难道我们不再趁机占领晋国更多的土地吗?”

    放着是谁都会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占领晋国的土地才是,毕竟此时的晋国刚刚战败,将士们士气低落,又没有国君来凝聚人心,秦国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想占领多少土地就占领多少土地。

    还有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秦国经此一胜,周边的梁国、芮国等国家畏惧秦国的力量根本就不敢向秦国发动战斗。

    这样大好的时机,相国百里奚却要劝秦公退兵。

    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他看不到这么好的战机吗?

    非也,非也。

    百里奚当然能够看到这样好的战机,但是他更看到这个战机后面的问题。

    “国君,臣之所以劝您回国,是基于以下的考虑,一则秦国虽胜,但是自身的损失也很严重,不知道国君是否清楚我军的损失情况?”

    秦公听罢摇摇头,他刚回到河津城,那里知道秦军的伤亡情况呢?

    百里奚道:“在收兵回营的过程中,臣命手下清查了一下两军的死伤情况。秦军损失约八千人左右,晋军死伤一万多人,这正验证了那句古训: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也就是说我们带过河的四万秦军,现在剩下了三万左右。国君可知道晋军现在又多少兵马?又有多少百姓?”

    秦公想了想道:“除了溃败的军队外,应该不少于两万吧。”

    “国君所言不差,晋军逃到绛都大约有两万左右,加之各地的晋军回笼在一起,大约也有三万左右。这就是说,如果秦晋继续战斗下去,两军的实力应该相当。但是在战斗的士气上,秦晋两国可就完全不一样了,韩原大战之前,秦军是愤怒的,一心想要报仇的,所以士气高昂,战斗力极强;在这种愤怒的状态打败晋军根本就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