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杀了便是 (第2/3页)
李承训对他的不良影响而来的。
“免礼!”
李承训并没有伸手去扶萧瑀,而是看着萧瑀淡淡的开口道。随之将目光看向了与萧瑀同来的中年人身上,嘴角一笑道:“这位是?”
“在下崔家崔浩!”
不用萧瑀介绍,崔浩直接是上前自报了姓名。李承训看着一脸高大上的崔浩。目光不由得变了。
“清河崔家?”
“正是!”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家族,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至唐代开国有五姓七望之说崔氏仍立其中。
甚至于李承训清楚的知道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其中崔浩历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隋唐时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望。就算是在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二十三人做过宰相。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数字,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让人觉得疯狂。
当初唐朝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皇室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与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
其实李承训心里清楚这不过是自己自己便宜二叔的面子在作怪,这个时候的崔氏乃是当之无愧的五姓七望之首。隋朝的灭亡有着他们的影子,唐朝的建立依然还是有着他的身影。
甚至于在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清河崔氏的影响力都要比李家皇室影响力大。瞧见萧瑀居然带来了崔家的人,李承训也不好在晾着萧瑀。左手一伸,朝着书房一指道:“两位请!”
“霸王请!”
在书房内落座,李承训吩咐李一上茶之后便挥手让李一离去了。他知道既然崔氏来人,必定不可能是看望自己这么简单。李承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朝着萧瑀看了一眼之后,朝着崔浩道:“本王自问与清河崔氏没有交往,不知崔先生此来所谓何事?”
问题简单而直白,崔浩虽然知道李承训出身行伍,肯定会行事风格与别人不同。却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是如此的干净利落,李承训的开口让崔浩来的时候准备的一大框好话,死在了肚子里面没有了用武之地。
出身不凡的崔浩自然知道,如何做能够让李承训对于自己充满好感。脸上的尴尬一闪而逝,对着李承训拱手道:“久闻楚霸王之名,一直难得一见。今日恰闻霸王在长安。在下便央求萧大人带在下来见一见传说中的霸王!”
听到崔浩的恭维,李承训目光闪烁过一抹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