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试问楚地是谁的天下 (第2/3页)
了这个游戏之后,便再也没有了回头路。但是纵然是这样,许多人自然锲而不舍,为了天下铤而走险。
李承训通过盖世太保与军统的反应之后。便对远在帝洲的百里挑一下达了命令,南方之地,很适合人类生存,但是这个时候的南方并没有彻底的开阔出来。就算是杨广修炼了京杭大运河也是如此,李承训可是清楚南方这个地方的强大潜力。
唐朝后面的宋朝,偏安一隅之地。但是却富的流油,便是南方之地被开阔的原因。南方气候暖和,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可以达到一年两熟甚至于三熟的地步。这里根本就是一个天然的粮仓,只是一直以来没有发现在乎而已。
引难民南下!
李承训打算利用难民开荒,富饶南方。等到他一统南方之后,兵出巴蜀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坐拥两大天然粮仓,与远在长安,坐拥八百里秦川的李渊在根基上有了一拼之力。到了那个时候他李承训就真正的成长到了诸侯王的地步。
无视中央,自立一国!
犹如汉代的诸侯王一样,在自己的封地内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兵力上可以对抗中央,在财力上傲视天下,那个时候,帝洲的三所大学也必将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在人才上达到了持平的地步。就可以引兵横跨长江,试问中原九鼎之轻重了。
而且难民也是一种廉价的劳动力和兵源,只要借助这股力量引难民南下。一过武德三年,李承训就在人口上压过北方,成为了天下第一方的豪强,到时候可做可为的就多了,再也无需担忧自己的小命被血腥斩杀了。
随着李承训的命令下达,天下难民纷纷扰扰,朝着南方进发。京杭大运河上船只来去匆匆,仿佛在现了奴隶贸易的一部分场景。就在中原群雄被李承训突如其来的一招打的晕头转向的时候,政务院已经接受到了一百二十万难民。
按照政务院的规划,南下的难民可以在七郡之地的任何地方开荒。没一个三口之家可以开荒十亩耕地,农具由政府提供,三年不加税收。三年之后按照十五税一的比例来收取农业税,听到这样优厚的待遇与政策,七郡之地,热火朝天。
这股难民南下对于李承训的七郡之地,注入了勃勃生机。就在李承训心中满是欣慰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了,林士弘亲自率领的二十万军队到达了庐陵郡之外,将李承训团团围住了。
城墙上李承训肃穆站立,看着底下的敌人心里闪过一抹凝重。虽然此刻的自己在兵力上不弱于林士弘,但是自己那军队不过是刚刚整训完毕而已,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好好训练。这样的军队又如何是林士弘百战之师的对手。
这个世界上懂兵法的人很多,能够以少击多取得胜利的也不少。但是能够凭借人数众多的绝对攻克绝对精锐的天才却只有一个,一个被兵家之人顶礼膜拜的人,那便是韩信。谋战派之首,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