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6 人选人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16 人选人选 (第2/3页)

王珏,王熙然不归你管,你手下那些成日在长安搅事儿的总该能安排吧?我们可不要房遗爱和李那样的,剩下看着办,别让我们走空就行。

    知道他们什么意思,王珏摆出一脸为难相,“我弟子黄文有在突厥卧底的经验,我再教给他一些易容术,应该是个不错的人选。”见大家皆笑着点头,王珏继续说道:“可惜他被圣上派到地方去了,我看他做得也不错,还是多历练一下政务吧。”

    无语,既然不能派去,那你说个啥!只有李世民知道,王珏是说给他听的,怪他将刚归来的弟子那么快派遣出去。想想自己那时也确实有点儿小心眼,李世民故作没听懂地说道:“那王县公觉得谁去合适?”

    “李,方才长孙尚书不是说了吗?”

    若不是不愿得罪长孙无忌和王珏,很多人都得当场质问,让他过去写吗?!

    李世民真问了,“让他……过去写?办报纸?可是这些没什么用处吧。”说完就后悔了,他不是要阻止李混资历,而是希望王珏能派王思源去,他觉得那个孩子非常适合。

    长孙无忌隐晦瞪了李世民一眼,好妹夫,你等着!

    王珏反驳道:“他刚成亲,我并不打算让他久留。众位不要小看话本,若写些影射倭国权贵的,可激起平民愤怒。再有,倭国贵族太奢靡,百姓生活多凄苦。如果多写些类似如何被欺压殉情之类的书,可引起共鸣的同时增加百姓对皇贵的不满。

    只要不明显去做,倭国人不会了解其中能造成的强大影响。我让李去,主要是让他亲自接触感受倭国,如果能提前传播一些他写的小故事打响名声,那就再好不过。到时候往来去倭国做贸易的人可以口传他的故事,别人也只会以为是李出使后得到的写作灵感罢了。”

    诶,好像有点儿意思。李世民好奇道:“王县公说得玄乎,你也擅长写故事,可否举例一个?”

    好些人又在心里给李世民点赞了,圣上干得好!长孙无忌则面无表情地观察着众人,谁面上稍有笑容或幸灾乐祸的表情都被他给记住。让你们乐,回头挨个收拾。

    王珏对李总的问话也能理解,他们还不懂笔杆子和能引起的影响。想了想,王珏说道:“我就说个小故事。两个原本要成亲的贫民,女子被贵看中强抢,男子追过去后被虐杀。女子委屈求全,留在贵族家慢慢报复他,杀死仇人后自己也不得好死。这种故事听起来很无趣,但是擅长写的人却能根据塑造人物形象和人物互动,来让读者听起故事感同身受。”

    大概懂了,具体怎么样还要实施起来看。虽然很多人仍觉得不靠谱,以为是王珏找的借口,但是李的存在不影响计划,也就无人再说什么。主要王珏讲的故事梗概干巴巴,等李发挥起来这些人便知道家的厉害了。

    李世民这回直说道:“我觉得王县公的侄儿不错,那个孩子让我印象深刻。”

    王珏皱眉拒绝:“我准备让他去做别的事情,留在倭国游学的人,我们百家派只出武照和周齐。”

    周齐还不错,武照?!那孩子才多大,不说王县公真舍得,我们还怕她年幼做错事儿呢!

    见大家都是满面不赞同,王珏无奈说道:“我的弟子,我比你们更心疼。武照年龄小,她比旁人更容易探听到东西。并且,她十分聪慧,武力也很不错,保命没问题。”

    听未来儿媳妇也会被派去,房玄龄想了想没出言反对。那孩子武力十分了得,在能保命的情况下谁不想自家孩子多点儿功劳呢。可惜他家房二那样爱惹祸的实在不敢往外放,不然俩人一起去多好。

    看王珏的意见坚决,杜如晦转移话题问道:“王县公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