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九章 克难城惊魂 (第2/3页)
发动群众,扩张武装力量,由区区三万人,迅速发展成为超过四十万的雄师,而晋绥军,从二十多万的鼎盛时期,先后分出商震,傅作义等部队,又在抗战初期遭受日军重创,仅仅剩下五万人,分崩离析,颠沛流离,他要回去,回到自己的风水宝地,老家山西,便于直接指挥部队,从政治上讲,回到山西,也算没有离开阵地,没有丢掉防区逃窜。
阎锡山将只有六户人家的南面村钦定为克难城,迅速营建,使这个弹丸之地,两年之内建造成为窑D叠立,颇具规模,可容纳两万余人的山巅城市,一时。
克难坡的原来村子,东西长千米,南北宽500米,是一个三面临沟壑,一面通往高原的独立山梁,葫芦形状,地势非常险要。
克难城,则是以原来的南坡村为核心,依托四面黄土坡面,挖掘出来的大量窑D,用石头干砌出的主要建筑等等。
五条独立山梁,六条衔接沟壑,全部坐落在一片山林之中,外面看去,浑然不见,只有通过秘密山道,贯穿了一条山D,从西面通过关卡进入许久,才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只见一大片山梁沟壑之间,明碉暗堡林立,窑D石筑房屋堆叠,又花草庄稼,春深桃花姹紫嫣红,俨然世外桃源。
闭上眼睛的时候,赵羽心头萦绕的是这些资料数据,这个地方,八路军朱德总指挥造访过,王世英同志组建有二战区办事处,肖劲光等干部谈判过,所以,八路军方面对于这个地方,还是比较熟悉的。
赵羽在脑海里,将所有资料图景化,实体化,迅速思考着,将地形和火力,主要碉堡武器,一些哨兵和部门人员,阎锡山和一干晋绥军的高层人员,都游刃在这个构想里。
克难城是阎锡山的世外桃源,龙翔之地,天高皇帝远,却是任何对手的危险陷阱,这里重兵驻守,岗哨林立,枪械火力交织成网络,沟壑隧道宛如迷宫,任何不熟悉的人进入,都将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磨难之中。
晋绥军有四个政治保卫师,分别驻扎在克难城的四周村镇上,还有196旅和四纵队,组成庞大扎实的外围警戒圈儿。内卫,在阎公馆,除了岗哨和游动巡逻部队外,还有贴身侍卫三十余人,在院心,窗前,门口组成密集的防备力量,这些人,全部是特种精英,配备德国造手枪,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擅长腾空,跳远,擒拿,R搏等近战功夫。
克难城分为两层城垣,城堡周围六道关卡,驻守警卫部队,值班室。其余地方,均有碉堡火力布控堵截,就算是悬崖峭壁,也无法随意通行。
城堡的最核心,一新沟的沟口,建筑着一个巨大显著的房屋,是阎锡山晋绥军的总部会议室,
后面有一排石头窑D,办公地带,前面有广场,广场南面还有一个高台,号称烘炉台,这一带,是阎锡山举行会议,发号施令的地方,广场和烘炉台,可以举行大会和晚会,地方非常宽敞。其余崖壁上雕刻挖掘的大量窑D,就是二战区司令部各个机要部门办公和居住之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