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四九章 战歇(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四九章 战歇(九) (第2/3页)

出事的消息已经在暗处传扬开来。

    风起于青萍之末,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范杰也只能慢慢的安心等待。

    开鲁正在大修工事的消息传到通辽,岗村宁次再一次皱紧了眉头,他没有想到这个五十二师这么难以对付,给点时间他们就开始整起了幺蛾子,实在太能折腾了!

    岗村宁次专门派出一支小队前去试探,但是很快就被人给打了回来,至于派出更多的部队,岗村宁次现在还没有这个心思,但是他已经开始从后方调集几门的重炮过来,你工事修的再坚固,难不成还能挡得出我的飞机大炮加坦克吗?

    稍微关心一下,岗村宁次就将这件事情抛之脑后,由关东军作战课去操心了,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北平方面的动静,其实就在何应钦开会之后不久,会上的内容就已经在某些范围传扬了开来,需要知道的人太多,保密是保不住的,尤其是东北军的一些军队高层之间,打算脚踩两条船的人着实不少。

    但是最让人注意的一件事情,是张学良主动向国民政府递交了辞呈,据说他自己深感承德的失陷与自己的指挥不力有关,并且他在辞呈中诉说了自己的沉痛心情:“自东北沦陷之后,效命行间,妄冀戴罪图功,勉求自赎。岂料热河突变,未逾旬日,失地千里,固有种种原因,酿成恶果,要皆学良一人诚信未孚,指挥不当,以至于上负政府督责之殷,下无疑对国民付托之重,戾愆从集,百喙悉辞……学良虽粉身碎骨,亦无补于国家,无补于大局,应恳迅赐命令,准免各职,以示惩儆。”

    虽然不知道张学良手里的幕僚机构是怎么样想的,这一手不过是在以退为进,像去年张汪之争时的一些做法,不过这一次却没有了东北数十名将领的联名通电,也没人表示要与张学良共进退。

    而在民间舆论同样汹汹,要求缉拿汤玉麟,撤职张学良的声音不绝于耳,犹以胡适的呼声最高。在3月7日,胡适便撰文《全国震惊之后》,刊于次日的《独立评论》。

    文章直斥张学良“他的体力与精神,知识与训练,都不是能够担当这种重大而又危急的局面的”,并列举了张的五大罪过:

    (一)自己以取咎取怨之身,明知不能负此大任而偏要恋栈,贻误国家,其罪一;

    (二)庇护汤玉麟,纵容他祸害人民,断送土地,其罪二;

    (三)有充分时间而对热河、榆关不作充分的准备,其罪三;

    (四)时机已急,而不亲赴前线督师,又至今还不引咎自谴,其罪四;

    (五)性情多疑,不能信任人,故手下无一敢负责做事的人才,亦无一能负责自为战的军队;事必恭亲,而精力又不允许;部下之不统一,智慧之不统一,……都由于无一个人肯替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