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八六章 硝烟(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八六章 硝烟(六) (第2/3页)

在1933年1月占领山海关,进军热河省。一旦日方接受英国提出的妥协案,此次出兵等同违约,日方将会受到国联制裁。

    此类事件若发生在国内政局较为正常的国家,政府下令撤军就完事了,但在此时的日本,军部日益独断独行,外务省对此束手无策。军方强硬派连首相都敢暗杀,更别提外务省官员了。

    这时候,外相内田康哉致电松冈洋右,要求他继续观察国联动向,力争促使国联停止干涉“满洲国”问题。松冈洋右接电后大为光火,发牢骚说:“不顾已有成果,一味要求国联不插手,这种事情政府一开始就知道不可能吧!”

    话虽如此说,但是松冈洋右还是尽全力的实现内田康哉交付给他的任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年初的山海关一战,列强意识到,日本在东北问题上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日本企图独霸中国的意图也慢慢暴露出来。而欧洲各国长期耐心的调停力,被日本视作软弱可欺。欧美列强被逼到了要么维护由他们创建的国际联盟的权威,要么向日本投降、听任日本在远东胡作非为的地步。列强选择了前者,决心在国联大会的最后阶段向日本摊牌,把中日问题的决议草案提交大会进行表决。

    这样,日本也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悬崖勒马,接受国联调停,把中国东北的主权交还给中国,要么与全世界人民为敌,坚持侵略政策,把自己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

    一战后,日本标榜“协调外交”,实行以国联为中心的外交路线。退出国联,就意味着日本同“协调外交”的诀别、同国际社会的诀别,退出也国联使会日本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是此刻松冈洋右却没有别的选择。

    早在20日,日本内阁通过决议,一旦国联大会通过李顿调查报告,日本就退出国联。现在的松冈洋右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

    松冈洋右在发言台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掏出口袋当中的宣言书,对着会场的所有人宣读了起来:“日本缔造了满洲国,这对维护东方和平至关重要……目前没有人看到其中的意义,但是30到50年后,世界会认识到日本是正确的。日本就像耶稣一样被钉在十字架上,但像他一样被拯救……日本有朝一日将被拯救……我们准备被钉在十字架上……但是我们确信,而且坚信,几年后世界的看法会改变;就像世人理解基督一样,我们也会得到世人的理解。”

    说完,松冈洋右将手中的宣言书狠狠地捏成一团,抬起头来说道:“今天,大日本帝国和国际联盟的缘分,看样子是要走到尽头了,既然如此,那么,撒由那拉!”

    然后松冈洋右顺手将宣言书扔在了地上,然后一言不发的走下的发言台,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