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七章 应对 (第2/3页)
味着什么,家中的产业十有九成便拿不回来了,除非他们愿意在战后重新回到山海关在日本人的阴影下过活,可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在一开始便离开山海关呢?
张恪犹豫了,他大半生的家业都在山海关,让他丢下所有的产业去秦皇岛,他是真的舍不得,但是让他给日本人卑躬屈膝,张恪心里也是一阵不爽,他倔强了一辈子,连张作霖跟前他都没有弯过腰,又岂会看的上什么小日本,不然凭他和张作霖的关系,在东北军谋个一官半职根本就不是问题,又怎么会半辈子待在山海关。
张恪看了大儿子张荃一眼,张荃自小被张恪好好培养,长大以后,更是被送到日本去留学,张荃也没有让张恪失望,在日经大学张荃更是公认的高材生。
回国后,张恪本来是想让张荃去辽宁省政府任职的,但是张荃根本就不愿意,只想一意经商,这几年张家的产业飞速发展,在北平,天津,秦皇岛各地都有自己的产业,张家更是做起了水路运输生意,张荃凭借着自己在日本的一些老关系,在中日两国之间搞起了运输,弄的是风生水起。
张荃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张恪是知道的,张家到最后肯定是要交给老大的,既然他不愿意离开,那就不离开吧,起码投靠了日本人,将来自己死了,还有机会埋入祖坟。
张恪又看了二儿子一眼,摇了摇头,这是个不成器的家伙,小时候学业不上进倒也罢了,后来自己安排他去参军,但是这小子在部队里待了没几天就跑了回来,让自己在几位老友面前很是没有面子。
张恪的目光落在了三儿子张荫的身上,张荫现在在燕京大学读书,是张家除了张荃之外的又一个高材生,张恪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要不是现在山海关局势紧张,加上前些日子突然出现的那些个传单,张荫也不会因为担心家里而从北平返回。
张恪看着老三,眼睛突然冒了一丝精光,但是很快他就将这一丝精光收了回来。张恪咳嗽了两声,不动声色对着张荃问道:“老大,两天后安德馨再来,你打算怎么应对,难道真的要让人家将咱们都关到监狱里不成吗?”
张荃也在担心这个问题,最近几天的迹象表示,东北军在这个时候是下了得狠心的。山海关城内的大户并不只张家一家,另外几家在省政府都各有靠山,但是几家的话事人东北军还是说抓就抓了,最后逼得这几家人不得不迁往秦皇岛。
张荃思考半天对着老父说道:“爹,您看是不是您写上一封信,让人带去北平去找少帅,让少帅帮下忙,说个情,咱们家不是就不用搬了吗?”
张恪慢慢的点点头,说道:“不错,这是眼下最好的办法。这样吧,老三,北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