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四八章 交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四八章 交易 (第2/3页)

算,所谓的经费问题,也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范熙壬最后平静了一下心绪,开口问道:“那少帅就没想过派几支小股部队从热北直插齐齐哈尔,帮助苏炳文、马占山,还有李杜他们一起抵抗关东军?”

    “任卿兄,你怎么知道就一定没有?”张作相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哦!”范熙壬带着惊喜的目光看向张作相。

    张作相摆了摆手,说道:“任卿兄,你有所不知,现在军内的事务,汉卿过来找我商量的并不多,我知道汉卿手里确实有这么一支秘密人手,但是具体人员布置或是行动计划,汉卿从来是不会找我商量的!”

    张作相说完这句话自己都叹了一口气,但愿有这回事情吧!

    张作相心里明白,现在东北军真正的问题是小六子根本没有对抗关东军的信心,中东路一战,东北军被苏联5大元帅之一的布柳赫尔元帅,也就是北伐军的军事总顾问加伦将军,所指挥的苏联远东集团军打的四散奔逃,损失惨重。

    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执掌东北政权后第一次大的对外军事行动。战争的惨败无异于给意气风发的张学良当头一棒,那一番受挫,是张学良主政东北以来遭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而这种挫败感一直延续到“九一八”事变。

    因为有了中东路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九一八”,张学良不敢再贸然行事了。在他看来,中东路事件中,苏联是被动的,准备不充分,而东北军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东北军尚且失败;“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早已作好充分准备,东北军孤军奋战,取胜又谈何容易?

    在张学良心中还有这样一个顺理成章的比较:1904年的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其强大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几乎全部被歼。日苏相比,日军战力明显强于苏联,那么,东北军与苏军作战都打不过,更何况要面对比苏联更加强硬的日本人了。

    所以,“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汹涌而来的日军,张学良担心东北军孤军作战,做出“无谓的牺牲”,因而提出了“全国抗战论”。

    诚如张学良所言:“日人图谋东北由来已久,这次挑衅的举动,来势很大,可能再兴起大的战争。我们军人的天职,守土有责,本应和他们一拼,不过日军不仅一个联队,他全国的兵力可以源源而来,绝非我一个人及东北一隅之力所能应付。……我们是主张抗战的,但须全国抗战;如能全国抗战,东北军在最前线作战,是义不容辞的。”

    没打先有怯敌之心,不能不说与当年中东路的惨败有直接的关系。

    张作相是最了解张学良心态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