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旅途 (第2/3页)
头,对于陈兴的办事能力,范杰还是极为放心的。
在东北的这些日子,陈兴并非是什么事情都不做的,在他是领导下,海河重工奉天商行,极为小心在奉天城招收了一大批童工。
没错就是童工,而且是那种无父无母的街头流浪儿,十个里面孩子里面就有九个都是家中与日本人有仇的。日本人占领东北以来横征暴敛,手段极为才残忍,不知道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这些个街头流浪儿的心里或许什么都不懂,但是对日本人的仇恨,却是深深的刻在他们的骨子里的。
范杰要利用的就是这一点,将来这些孩子会经受严苛的学习和训练。在他们长大之后,范杰会送他们北上多伦,经过漠北土匪的磨砺之后,再送上抗日战场。他们将是范杰未来最坚实可靠的班底,一直以来范杰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建立的部队在一纸调令之下落到了他人的手里,现在有了这批人手,范杰就放心多了。
******为什么能够掌握国民政府的军队,除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背后庞大的财力之外,恐怕最离不了的就是军中那一批批对他极为忠心的黄埔出身的各级军官。
范杰现在打算走的也是这种路子,其实******对于属下在军中培植亲信的手段并不是很反对,只要你能对他保持忠诚就好,这样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老蒋对军队的控制力。
比如说陈诚他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中原大战的时候,陈诚将作战时上面发下来的10万元奖金,4万元发给全师官兵每人2元,6万元作为公积金创办“十八军南通残废军人工厂”和“吉安农场”,收容十八军残废军人和老弱士兵以及穷困的士兵家属。
对于陈诚这种邀买人心的举动,******不仅不觉得不妥,甚至大为赞赏,他认为陈诚既照顾了士兵的眼前利益,使之打胜仗得奖金,保持士气的旺盛;又为伤残和老病士兵以后着想,使士兵无后顾之忧,这当然会激发士兵的士气。这种举措可以说,既现实,而又具有远见。难怪乎******对陈诚的重视了。
而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何应钦了,何应钦收拢人心的手段一点不比陈诚来的差,甚至更为高明,但是何应钦在第一次北伐之后,对******的背叛,让******异常伤心失望,甚至在后来关麟征去拜访******的时候,******挥动拳头,愤怒的说道:“告诉你们同学,何应钦反叛了我,******X,你们去当土匪,我当土匪头子。”
再后来******复职后,在一怒之下撤了何应钦的一切职务,后又经别人圆场,******才又委何应钦为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此后数年,何应钦忠心地为蒋兼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