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畅谈中德关系 (第2/3页)
国是当时中国唯一合法政权。1932年对于民国来说,正值内忧外患之时。1932年1月东北在日本的铁蹄下全部沦陷。1月12日,日军又在青岛登陆。1月28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1月30日,国民政府被迫迁都洛阳。3月9日,日本的扶持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随后日本开始向东北武装移民。移民按军队形式编组,发给武器,实行边耕边战。
在此情势之下,加之西方经济也正处大萧条之际,原本满目疮痍的中国经济更是萎靡不振,金融和工商业动荡,大量白银外泄、原材料价格跌落、消费市场一片低迷。工人大罢工不断。农村哀鸿遍野。民国原本计划投资于经济项目的款项被大量地挪用于军事目标。国民政府被迫从整理内债入手,以避免财政危机的发生。
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民政府急需获得国际上的强有力支持,特别是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支持,如果能够同德国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甚至将德国的一些军事工业技术引进到中国,就能够起到强大中国军力的作用,也能够在将来继续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中获得优势。
况且,中国和德国的境遇何其相似,两个国家都受到列强的欺压,不同的是德国毕竟有着深厚的经济基础,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国家,在工业和科技方面大大落后于世界,如果能和德国深入合作,甚至有可能带动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这样的事情,代玉龙和白婉柔当然不会拒绝,只是他们还不清楚这位希特勒先生到底有多大能量,能够代表德国政府说话?
菲利普连忙解释道:“希特勒先生的那粹党现在是德国议会中最大的党派,自然有着很大的话语权,最重要的是希特勒先生马上就要成为德国的领导人之一,不过你们可不要把这消息说出去,也不要跟任何人提起,明白吗?”
代玉龙和白婉柔虽然不知道菲利普为什么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